• 产品与解决方案
  • 行业解决方案
  • 服务
  • 支持
  • 合作伙伴
  • 关于我们

09-组播配置指导

目录

08-IPv6组播路由与转发配置

本章节下载 08-IPv6组播路由与转发配置  (477.01 KB)

08-IPv6组播路由与转发配置


1 IPv6组播路由与转发

1.1  IPv6组播路由与转发简介

每个IPv6组播路由协议都有一个自身的路由表,综合成一个总的IPv6组播路由表,由一系列(S,G)和(*,G)表项组成,即由组播源S向IPv6组播组G发送IPv6组播数据的IPv6组播路由信息。其中最优IPv6组播路由下发到IPv6组播转发表中,控制IPv6组播数据的转发。IPv6组播传输路径上的设备根据IPv6组播转发表转发IPv6组播数据的同时还需执行RPF(Reverse Path Forwarding,逆向路径转发)机制确保IPv6组播数据沿正确路径传输。

1.1.1  RPF检查机制

IPv6组播路由协议在创建和维护IPv6组播路由表项时,运用了RPF(Reverse Path Forwarding,逆向路径转发)检查机制,以确保IPv6组播数据能够沿正确的路径传输,同时还能避免由于各种原因而造成的环路。

1. RPF检查过程

执行RPF检查的过程如下:

(1)     首先,以“报文源”的IPv6地址为目的地址,分别从IPv6单播路由表和IPv6 MBGP路由表中各选出一条最优路由。

说明 

根据IPv6组播报文传输的具体情况不同,“报文源”所代表的具体含义也不同:

·     如果当前报文沿从组播源到接收者或RP(Rendezvous Point,汇集点)的SPT(Shortest Path Tree,最短路径树)进行传输,则以组播源为“报文源”进行RPF检查。

·     如果当前报文沿从RP到接收者的RPT(Rendezvous Point Tree,共享树)进行传输,或者沿从组播源到RP的组播源侧RPT进行传输,则都以RP为“报文源”进行RPF检查。

·     如果当前报文为BSR(Bootstrap Router,自举路由器)报文,沿从BSR到各设备的路径进行传输,则以BSR为“报文源”进行RPF检查。

有关SPT、RPT、组播源侧RPT、RP和BSR的详细介绍,请参见“IP组播配置指导”中的“IPv6 PIM”。

 

(2)     然后,从这些最优路由中再选出一条作为RPF路由。选取规则如下:

¡     如果配置了按照最长匹配选择路由,则:

-     选择前缀长度最长的路由。

-     如果前缀长度相同,则选择路由优先级最高的路由。

-     如果路由优先级也相同,则按照IPv6 MBGP路由、IPv6单播路由的顺序进行选择。

-     如果存在等价路由,则选择下一跳的IPv6地址较大者。

¡     如果没有配置按照最长匹配选择路由,则:

-     选择路由优先级最高的路由。

-     如果路由优先级相同,则按照IPv6 MBGP路由、IPv6单播路由的顺序进行选择。

-     如果存在等价路由,则选择下一跳的IPv6地址较大者。

说明

RPF路由中包含有RPF接口和RPF邻居的信息,不论RPF路由为IPv6单播路由还是IPv6 MBGP路由,该路由表项的出接口都是RPF接口,下一跳都是RPF邻居。

 

(3)     最后,判断报文实际到达的接口与RPF接口是否相同:

¡     相同,RPF检查通过。

¡     不同,RPF检查失败。

2. RPF检查在IPv6组播转发中的应用

对每一个收到的IPv6组播数据报文都进行RPF检查会给设备带来较大负担,而利用IPv6组播转发表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在建立IPv6组播路由和转发表时,会把IPv6组播数据报文(S,G)的RPF接口记录为(S,G)表项的入接口。当设备收到IPv6组播数据报文(S,G)后,查找IPv6组播转发表:

·     如果IPv6组播转发表中不存在(S,G)表项,则对该报文执行RPF检查,将其RPF接口作为入接口,结合相关路由信息创建相应的表项,并下发到IPv6组播转发表中:

¡     若该报文实际到达的接口正是其RPF接口,则RPF检查通过,向所有的出接口转发该报文;

¡     若该报文实际到达的接口不是其RPF接口,则RPF检查失败,丢弃该报文。

·     如果IPv6组播转发表中已存在(S,G)表项,且该报文实际到达的接口与入接口相匹配,则向所有的出接口转发该报文。

·     如果IPv6组播转发表中已存在(S,G)表项,但该报文实际到达的接口与入接口不匹配,则对此报文执行RPF检查:

¡     若其RPF接口与入接口一致,则说明(S,G)表项正确,丢弃这个来自错误路径的报文;

¡     若其RPF接口与入接口不符,则说明(S,G)表项已过时,于是把入接口更新为RPF接口。如果该报文实际到达的接口正是其RPF接口,则向所有的出接口转发该报文,否则将其丢弃。

图1-1 RPF检查过程

 

图1-1所示,假设网络中IPv6单播路由畅通,未配置IPv6 MBGP。IPv6组播报文(S,G)沿从组播源(Source)到接收者(Receiver)的SPT进行传输。假定Device C上的IPv6组播转发表中已存在(S,G)表项,其记录的入接口为Port A:

·     如果该IPv6组播报文从接口Port A到达Device C,与(S,G)表项的入接口相匹配,则向所有的出接口转发该报文。

·     如果该IPv6组播报文从接口Port B到达Device C,与(S,G)表项的入接口不匹配,则对其执行RPF检查:通过查找IPv6单播路由表发现到达Source的出接口(即RPF接口)是Port A,与(S,G)表项的入接口一致。这说明(S,G)表项是正确的,该报文来自错误的路径,RPF检查失败,于是丢弃该报文。

1.1.2  跨IPv6单播网段的IPv6组播转发

网络中可能存在不支持IPv6组播协议的设备,从IPv6组播源发出的IPv6组播数据沿IPv6组播设备逐跳转发,当下一跳设备不支持IPv6组播协议时,IPv6组播转发路径将被阻断。而通过在处于IPv6单播网段两端的IPv6组播设备之间建立隧道,则可以实现跨IPv6单播网段的IPv6组播数据转发。

图1-2 使用隧道传输IPv6组播数据

 

图1-2所示,在IPv6组播设备Device A和Device B之间建立隧道。Device A将IPv6组播数据封装在IPv6单播报文中,通过IPv6单播设备转发至隧道另一端的Device B,再由Device B将IPv6单播报文头剥掉后继续进行IPv6组播传输。

说明

IPv6组播数据暂不支持通过6to4隧道进行传输。

 

1.1.3  IPv6组播路径跟踪

IPv6 Mtrace功能可以用来跟踪IPv6组播数据在组播网络中经过的路径。

1. 角色介绍

·     LHR(Last-hop Router,最后一跳路由器):在指定组播网络中,如果某路由器有一个接口的IPv6地址与指定目的端IPv6地址在同一个网段内,且能够向该网段转发特定的组播流,则称该路由器为最后一跳路由器。

·     FHR(First-hop Router,第一跳路由器):与组播源直连的路由器。

·     Client(客户端):触发组播路径跟踪的路由器。

2. 执行过程

(1)     客户端向指定目的端发送最大TTL的查询报文(Query Message)。

(2)     最后一跳路由器收到查询报文后,在该报文上添加本地转发信息,将其转换成请求报文(Request Message),并向上游邻居转发该请求报文。

(3)     路径中的每台路由器都在收到的请求报文后添加本地转发信息,并向上游邻居发送。

(4)     第一跳路由器在收到请求报文后,同样添加本地转发信息,然后将其报文类型改为回应报文(Reply Message),向客户端发送。

(5)     客户端收到回应报文后解析其中的转发信息并显示该信息。

1.2  IPv6组播路由与转发配置限制和指导

通过ISSU方式对多个成员设备组成的IRF组网环境进行版本升级时,若三层组播路由入接口包含非本设备上的成员端口,在升级过程中重启该设备无法保证流量不中断。

1.3  配置准备

在配置IPv6组播路由与转发之前,需配置任一IPv6单播路由协议,实现域内网络层互通。

1.4  使能IPv6组播路由

1. 功能简介

在公网实例或VPN实例中配置各项三层IPv6组播功能之前,必须先在该实例中使能IPv6组播路由。

2. 配置步骤

(1)     进入系统视图。

system-view

(2)     使能IPv6组播路由,并进入IPv6 MRIB(Multicast Routing Information Base,组播路由信息库)视图。

ipv6 multicast routing [ vpn-instance vpn-instance-name ]

缺省情况下,IPv6组播路由处于关闭状态。

1.5  配置IPv6组播静态路由

1. 功能简介

通过配置IPv6组播静态路由,可以为来自特定IPv6组播源的组播报文指定RPF接口或RPF邻居。

2. 配置限制和指导

IPv6组播静态路由仅在所配置的组播设备上生效,不会以任何方式被广播或者引入给其它设备。

3. 配置步骤

(1)     进入系统视图。

system-view

(2)     配置IPv6组播静态路由。

ipv6 rpf-route-static [ vpn-instance vpn-instance-name ] ipv6-source-address prefix-length { ipv6-gateway-address |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 } [ preference preference ] [ description text ]

(3)     (可选)删除所有IPv6组播静态路由。

delete ipv6 rpf-route-static [ vpn-instance vpn-instance-name ]

可以通过undo ipv6 rpf-route-static命令删除指定的IPv6组播静态路由外,也可以通过delete ipv6 rpf-route-static命令删除所有的IPv6组播静态路由。

 

 

1.6  配置按照最长匹配选择RPF路由

1. 功能简介

在未配置按照最长匹配选择RPF路由之前,RPF检查以最优路由作为RPF路由。在配置按照最长匹配选择RPF路由之后,RPF检查将按照最长匹配选择RPF路由。有关RPF路由选择的详细介绍,请参见“RPF检查过程”。

(1)     进入系统视图。

system-view

(2)     进入IPv6 MRIB视图。

ipv6 multicast routing [ vpn-instance vpn-instance-name ]

(3)     配置按照最长匹配选择RPF路由。

longest-match

缺省情况下,选择路由优先级最高的路由作为RPF路由。

1.7  配置IPv6组播负载分担

1. 功能简介

用户通过配置根据组播源或组播源组进行IPv6组播流量的负载分担,可以优化存在多条IPv6组播数据流时的网络流量。

2. 配置限制和指导

本命令对IPv6双向PIM不生效。

3. 配置步骤

(1)     进入系统视图。

system-view

(2)     进入IPv6 MRIB视图。

ipv6 multicast routing [ vpn-instance vpn-instance-name ]

(3)     配置对IPv6组播流量进行负载分担。

load-splitting { balance-ecmp | balance-ucmp | ecmp | flow-ucmp | source | source-group | ucmp }

缺省情况下,不对IPv6组播流量进行负载分担。

1.8  配置IPv6组播流策略

1.8.1  功能简介

当下游设备与上游设备之间存在多条等价路由,且IPv6组播流量的负载分担方式为flow-ucmp(通过load-splitting命令配置)时,通过配置IPv6组播流策略,可以指定组播源组符合ACL匹配规则的IPv6组播流预计带宽。下游设备在选择上游入口设备时,将选择根据IPv6组播流预计带宽计算得到的IPv6组播流带宽利用率最小的那条的链路,如果IPv6组播流带宽利用率相同,则选择下一跳IPv6地址大的链路。IPv6组播流带宽利用率=(已使用带宽+组播流预计带宽)/(接口总带宽*(1-单播预留带宽))。其中:

·     组播流预计带宽值通过IPv6组播流策略视图下的bandwidth命令配置。

·     接口总带宽通过接口视图下的bandwidth命令配置。

·     单播预留带宽通过flow-ucmp unicast reserve-bandwidthipv6 multicast flow-ucmp unicast reserve-bandwidth命令配置。

1.8.2  配置限制和指导

配置本功能的同时,请通过load-splitting命令将组播流量负载分担方式配置为flow-ucmp,否则配置不生效。

新增、删除和修改组播流策略,以及修改组播流策略下的配置,都不会影响已有组播流的选路结果,只影响新增组播流的选路。因此,在将组播流量负载分担方式配置为flow-ucmp前,需要规划并完成组播流策略视图下的配置和单播预留带宽比的配置。

链路自身带宽配置变化、等价链路数量变化等不影响已有组播流量的选路结果。

组播源侧的选路、IPv6 PIM DM模式选路、IPv6 PIM SM模式的RPT选路、本地RP选路均不受本配置影响。

当网络中同时存在IPv4和IPv6组播流量时,请适当提高单播预留带宽比,以免造成链路拥塞。

1.8.3  创建IPv6组播流策略

(1)     进入系统视图。

system-view

(2)     进入IPv6 MRIB视图。

ipv6 multicast routing [ vpn-instance vpn-instance-name ]

(3)     配置IPv6组播流策略或缺省IPv6组播流策略。

¡     配置IPv6组播流策略。

flow-policy name policy-name

¡     配置缺省IPv6组播流策略。

flow-policy default

缺省情况下,不存在IPv6组播流策略。

 

1.8.4  配置IPv6组播流策略生效的组播组范围

1. 功能简介

本功能用来配置IPv6组播流策略生效的组播组范围。若某个组播源组与某个组播流策略中的ACL规则匹配,则认为该组播源组对应的组播流的预计带宽值为IPv6组播流策略视图下bandwidth命令配置的值。

2. 配置限制和指导

IPv6缺省组播流策略视图下不支持配置本功能。

3. 配置步骤

(1)     进入系统视图。

system-view

(2)     进入IPv6 MRIB视图。

ipv6 multicast routing [ vpn-instance vpn-instance-name ]

(3)     进入IPv6组播流策略视图。

flow-policy { default | name policy-name }

(4)     配置IPv6组播流策略生效的组播源组范围。

acl { ipv6-acl-number | name ipv6-acl-name }

缺省情况下,未配置IPv6组播流策略生效的组播源组范围,即IPv6组播流策略对所有的组播源组均不生效。

 

1.8.5  配置IPv6组播流的预计带宽

1. 功能简介

IPv6组播流预计带宽的选择过程如下:

(1)     若IPv6组播流量所属的组播源组与某个组播流策略中的ACL规则匹配,则该IPv6组播流预计带宽值为IPv6组播流策略视图下的bandwidth命令配置的值。

(2)     若IPv6组播流量所属的组播源组没有与任何组播流策略中的ACL规则匹配,则该IPv6组播流预计带宽值为IPv6缺省组播流策略视图下的bandwidth命令配置的值。

(3)     若IPv6缺省组播流策略未配置或者IPv6缺省组播流策略视图下也未配置IPv6组播流预计带宽,则认为IPv6组播流预计带宽为0。

2. 配置步骤

(1)     进入系统视图。

system-view

(2)     进入IPv6 MRIB视图。

ipv6 multicast routing [ vpn-instance vpn-instance-name ]

(3)     进入IPv6组播流策略视图。

flow-policy { default | name policy-name }

(4)     配置IPv6组播流的预计带宽。

bandwidth bandwidth { gbps | kbps | mbps }

缺省情况下,未配置IPv6组播流的预计带宽,预计带宽为0。

 

1.8.6  配置IPv6单播流量预留带宽比

1. 功能简介

网络中IPv6单播流量和IPv6组播流量共存,可以通过本功能为IPv6单播流量配置预留带宽比。根据接口带宽以及本命令配置的IPv6单播预留带宽比,可以计算出接口组播流量的可用总带宽。比如,接口的总带宽为100Kbps,IPv6单播预留带宽比为20%(即20Kbps),则接口IPv6组播流量的可用总带宽为80Kbps。

2. 配置限制和指导

配置本功能的同时,请通过load-splitting命令将组播流量负载分担方式配置为flow-ucmp,否则配置不生效。

flow-ucmp unicast reserve-bandwidth命令与ipv6 multicast flow-ucmp unicast reserve-bandwidth命令的功能相同,只是作用范围不同:IPv6 MRIB视图下的全局配置对所有接口都有效,接口视图下的配置只对当前接口有效,后者的配置优先级较高。

3. 全局配置IPv6单播流量预留带宽比

(1)     进入系统视图。

system-view

(2)     进入IPv6 MRIB视图。

ipv6 multicast routing [ vpn-instance vpn-instance-name ]

(3)     全局配置IPv6单播流量预留带宽比。

flow-ucmp unicast reserve-bandwidth percentage

缺省情况下,全局未配置IPv6单播流量预留带宽比。

 

4. 接口上配置IPv6单播流量预留带宽比

(1)     进入系统视图。

system-view

(2)     进入接口视图。

interface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

(3)     在接口上配置IPv6单播流量预留带宽比。

ipv6 multicast flow-ucmp unicast reserve-bandwidth percentage

缺省情况下,未在接口上配置IPv6单播流量预留带宽比。

 

1.9  配置IPv6组播转发边界

1. 功能简介

IPv6组播信息在网络中的转发并不是漫无边际的,每个IPv6组播组对应的IPv6组播信息都必须在确定的范围内传递。IPv6组播转发边界可以限制IPv6组播协议报文的收发,为指定范围或Scope值的IPv6组播组划定了边界条件。如果IPv6组播报文的目的地址与边界条件匹配,就停止转发。当在一个接口上配置了IPv6组播转发边界后,将不能从该接口转发IPv6组播报文(包括本机发出的IPv6组播报文),并丢弃该接口接收到的IPv6组播报文。

2. 配置限制和指导

本配置不需要使能IPv6组播路由。

3. 配置步骤

(1)     进入系统视图。

system-view

(2)     进入接口视图。

interface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

(3)     配置IPv6组播转发边界。

ipv6 multicast boundary { ipv6-group-address prefix-length | scope { scope-id | admin-local | global | organization-local | site-local } }

缺省情况下,接口上未配置任何IPv6组播组的转发边界。

1.10  配置IPv6组播数据在Super VLAN内的各Sub VLAN之间互通

1. 功能简介

一个Super VLAN内可以有多个Sub VLAN,不同Sub VLAN之间相互隔离。通过本配置可以使IPv6组播数据在同一Super VLAN内的各Sub VLAN之间互通。有关Super VLAN及其Sub VLAN的详细介绍,请参见“二层技术-以太网交换配置指导”中的“VLAN”。

2. 配置步骤

(1)     ‍进入系统视图。

system-view

(2)     进入VLAN接口视图。

interface vlan-interface interface-number

(3)     配置IPv6组播数据在Super VLAN内的各Sub VLAN之间互通。

ipv6 multicast forwarding supervlan community

缺省情况下,IPv6组播数据在Super VLAN内的各Sub VLAN之间隔离。

(4)     退回系统视图。

quit

(5)     退回用户视图。

quit

(6)     清除所有以Super VLAN接口为入接口的转发表项。

reset ipv6 multicast [ vpn-instance vpn-instance-name ] forwarding-table incoming-interface {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 }

执行本命令后,ipv6 multicast forwarding supervlan community命令才能生效。

1.11  配置IPv6组播路径跟踪功能

1. 配置限制和指导

跟踪路径上所有设备必须配置相同的UDP端口号,并保证UDP端口号没有被其他业务使用。

2. 配置步骤

(1)     进入系统视图。

system-view

(2)     (可选)配置IPv6 Mtrace服务使用的UDP端口号。

ipv6 mtrace-service port number

缺省情况下,IPv6 Mtrace服务使用的UDP端口号为10240。

(3)     利用IPv6 Mtrace功能跟踪IPv6组播数据的传输路径。

mtrace v2 ipv6 [ vpn-instance vpn-instance-name ] { source-address | group-address } * [ destination address | port number | wait-time time | max-hop count ] * [ verbose ]

本命令指定的端口号与上一条命令配置的UDP端口号相同。

1.12  配置缓存未知IPv6组播数据报文的最大数目

1. 功能简介

接收到IPv6组播数据报文后,如果没有查找到对应的IPv6组播转发表项,则设备会缓存该报文。若在一定时间内建立了该报文对应的IPv6组播转发表项,则转发该报文,以确保在组播转发表项建立的过程中不会丢弃匹配该表项的组播报文。

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控制设备缓存的未知IPv6组播数据报文数目:

·     设置对于同一个(S,G)表项,可缓存的最大未知IPv6组播数据报文数目。

·     设置内存中可缓存的未知IPv6组播数据报文的最大数目。

2. 配置限制和指导

建议配置ipv6 multicast forwarding-table cache-unknown total的值要远远大于ipv6 multicast forwarding-table cache-unknown per-entry配置的值。

3. 配置步骤

(1)     进入系统视图。

system-view

(2)     设置对于同一个(S,G)表项,可缓存的最大未知IPv6组播数据报文数目。

ipv6 multicast forwarding-table cache-unknown per-entry per-entry-limit

缺省情况下,对于同一个(S,G)表项,可缓存的最大未知IPv6组播数据报文数目为1。

(3)     设置内存中可缓存的未知IPv6组播数据报文的最大数目。

ipv6 multicast forwarding-table cache-unknown total total-limit

缺省情况下,内存中可缓存的未知IPv6组播数据报文的最大数目为1024。

 

 

 

1.13  配置IPv6组播报文软转发复制数量的最大值

1. 配置限制和指导

注意

请您在工程师指导下谨慎使用该功能,不要自行配置。

 

若IPv6组播报文软转发复制数量的最大值配置过大,会导致CPU占用率过高,影响设备的转发性能;若配置过小,会导致IPv6组播报文转发出现丢包。

2. 配置步骤

(1)     进入系统视图。

system-view

(2)     配置IPv6组播报文软转发复制数量的最大值。

ipv6 multicast cpu-forwarding max-copy-count count

本命令的缺省情况与设备的型号有关,请以设备的实际情况为准。

 

1.14  配置禁止目的地址Scope字段为0的IPv6组播报文通过

1. 功能简介

IPv6组播地址中的第4个十六进制位为Socpe字段。关于IPv6组播地址和Scope字段的详细介绍,请参见“IP组播配置指导”中的“组播概述”。

若设备不需要处理目的地址Scope字段为0的IPv6组播报文,为了节省转发资源,可以配置本功能。

配置本功能后,设备将无法生成和转发目的地址Scope字段为0的IPv6组播报文。当设备收到目的地址Scope字段为0的IPv6组播报文时,将丢弃该报文。

2. 配置步骤

(1)     进入系统视图。

system-view

(2)     配置禁止目的地址Scope字段为0的IPv6组播报文通过(scope-value当前仅支持配置为0)。

ipv6 multicast deny scope scope-value

缺省情况下,设备不会根据Scope字段取值情况禁止IPv6组播报文通过。

 

1.15  配置IPv6组播复制资源复用功能

1. 功能简介

IPv6组播复制资源是设备上一种硬件相关的资源,用于IPv6组播流量的复制转发。缺省情况下,出接口相同的多条不同(S,G)IPv6组播转发表项,将占用多条IPv6组播复制资源。

由于设备上的IPv6组播复制资源有限,可通过配置本功能,使得出接口相同的IPv6组播转发表项复用同一个IPv6组播复制资源,以便节省IPv6组播复制资源。

2. 配置限制和指导

本功能配置后,需使用reboot命令重启设备才能生效。

3. 配置步骤

(1)     进入系统视图。

system-view

(2)     配置IPv6组播复制资源复用功能。

ipv6 multicast replication-share enable

缺省情况下,IPv6组播复制资源复用功能处于关闭状态。

1.16  配置IPv6组播表项按需下发功能

1. 功能简介

IPv6组播转发能力是指设备或单板能支持的最大IPv6组播转发表项条数。缺省情况下,IPv6组播表项直接同步至每块业务板,导致设备的IPv6组播转发能力受限于单块业务板。开启本功能后,组播表项不再直接同步至每块业务板,仅当报文转发过程中需要使用组播表项时,组播表项才同步至流量的入口单板,从而使设备IPv6组播转发能力扩大为所有业务板的总和。

2. 配置限制和指导

·     只有通过ipv6 multicast replication-share enable命令开启IPv6组播复制资源复用功能后,本功能才会生效。

·     开启本功能后,IPv6组播表项入接口切换时,设备需要重新刷新业务板上存储的组播表项,因此丢包数量可能增加。

·     开启或关闭本功能后,为保证IPv6组播转发功能正常运行,需要通过reset ipv6 multicast forwarding-table命令清除IPv6组播转发表中的转发项。

3. 配置步骤

(1)     ‍进入系统视图。

system-view

(2)     配置IPv6组播表项按需下发功能。

ipv6 multicast forwarding-conversational-learning

缺省情况下,IPv6组播表项按需下发功能处于关闭状态。

1.17  IPv6组播路由与转发显示和维护

1.17.1  显示IPv6组播路由与转发配置及运行状况

可在任意视图下执行以下命令:

·     显示IPv6 MRIB维护的接口信息。

display ipv6 mrib [ vpn-instance vpn-instance-name ] interface [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 ]

·     显示IPv6组播边界的信息。

display ipv6 multicast [ vpn-instance vpn-instance-name ] boundary { group [ ipv6-group-address [ prefix-length ] ] | scope [ scope-id ] } [ interface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 ]

·     显示IPv6组播转发的DF信息。

display ipv6 multicast [ vpn-instance vpn-instance-name ] forwarding df-info [ ipv6-rp-address ] [ verbose ] [ slot slot-number ]

·     显示IPv6组播源的RPF信息。

display ipv6 multicast [ vpn-instance vpn-instance-name ] rpf-info ipv6-source-address [ ipv6-group-address ]

·     基于IPv6组播流策略的选路信息。

display ipv6 multicast [ vpn-instance vpn-instance-name ] flow-policy info [ interface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 | source source-address | group group-address | policy { default | name policy-name } ] *

·     显示IPv6组播复制资源信息。

display ipv6 multicast replication-share info [ outgoing-interface { exclude | include | match }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 | replicate replicate-index ] * [ slot slot-number ]

·     显示IPv6组播复制资源信息。

display ipv6 multicast forwarding-table capability [ slot slot-number ]

1.17.2  清除IPv6组播路由表项与IPv6组播转发表项

1. 配置限制和指导

·     清除IPv6组播路由表或IPv6组播转发表中的信息,可能导致IPv6组播信息无法正常传输。

·     清除IPv6组播路由表中的路由表项后,IPv6组播转发表中的相应表项也将随之删除。

·     清除IPv6组播转发表中的转发表项后,IPv6组播路由表中的相应表项也将随之删除。

2. 配置步骤

请在用户视图下执行以下命令:

·     清除IPv6组播转发表中的转发项。

reset ipv6 multicast [ vpn-instance vpn-instance-name ] forwarding-table { { ipv6-source-address [ prefix-length ] | ipv6-group-address [ prefix-length ] | incoming-interface {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 } } * | all }

·     清除IPv6组播快速转发表中的转发项。

reset ipv6 multicast [ vpn-instance vpn-instance-name ] fast-forwarding cache { { ipv6-source-address | ipv6-group-address } * | all } [ slot slot-number ]

·     清除IPv6组播路由表中的路由项。

reset ipv6 multicast [ vpn-instance vpn-instance-name ] routing-table { { ipv6-source-address [ prefix-length ] | ipv6-group-address [ prefix-length ] | incoming-interface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 } * | all }

1.17.3  显示和清除IPv6组播转发的事件统计信息

可在任意视图下执行以下命令,显示IPv6组播转发的事件统计信息。

display ipv6 multicast [ vpn-instance vpn-instance-name ] forwarding event [ slot slot-number ]

请在用户视图下执行以下命令,清除组播转发的事件统计信息。

reset ipv6 multicast [ vpn-instance vpn-instance-name ] forwarding event

1.18  IPv6组播路由与转发配置举例‌

1.18.1  改变IPv6 RPF路由配置举例

1. 组网需求

·     网络中运行IPv6 PIM-DM,所有路由器都支持组播功能;

·     Router A、Router B和Router C之间运行OSPFv3协议;

·     通常情况下,Receiver能通过Router A—Router B这条与单播路径相同的路径接收来自Source的组播信息;

·     要求通过配置,使Receiver能通过Router A—Router C—Router B这条与单播路径不同的路径接收来自Source的组播信息。

2. 组网图

图1-3 改变IPv6 RPF路由配置举例

 

3. 配置准备

请按照图1-3配置各接口的IPv6地址和前缀长度,并在各路由器上配置OSPFv3协议,具体配置过程略。

4. 配置步骤

(1)     使能IPv6组播路由,并使能IPv6 PIM-DM和MLD

# 在Router B上使能IPv6组播路由,在主机侧接口GigabitEthernet0/0/1上使能MLD,并在其它接口上使能IPv6 PIM-DM。

<RouterB> system-view

[RouterB] ipv6 multicast routing

[RouterB-mrib6] quit

[RouterB]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1

[RouterB-GigabitEthernet0/0/1] mld enable

[RouterB-GigabitEthernet0/0/1] quit

[RouterB]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2

[RouterB-GigabitEthernet0/0/2] ipv6 pim dm

[RouterB-GigabitEthernet0/0/2] quit

[RouterB]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3

[RouterB-GigabitEthernet0/0/3] ipv6 pim dm

[RouterB-GigabitEthernet0/0/3] quit

# 在Router A上使能IPv6组播路由,并在各接口上使能IPv6 PIM-DM。

<RouterA> system-view

[RouterA] ipv6 multicast routing

[RouterA-mrib6] quit

[RouterA]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1

[RouterA-GigabitEthernet0/0/1] ipv6 pim dm

[RouterA-GigabitEthernet0/0/1] quit

[RouterA]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2

[RouterA-GigabitEthernet0/0/2] ipv6 pim dm

[RouterA-GigabitEthernet0/0/2] quit

[RouterA]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3

[RouterA-GigabitEthernet0/0/3] ipv6 pim dm

[RouterA-GigabitEthernet0/0/3] quit

Router C上的配置与Router A相似,配置过程略。

# 在Router B上显示到Source的RPF信息。

[RouterB] display ipv6 multicast rpf-info 500::100

 RPF information about source 500::100:

     RPF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3, RPF neighbor: 300::2

     Referenced prefix/prefix length: 500::/64

     Referenced route type: igp

     Route selection rule: preference-preferred

     Load splitting rule: disable

     Source AS: 0

     C-multicast route target: 0x0000000000000000

Router B上当前的RPF路由来源于单播路由,RPF邻居是Router A。

(2)     配置IPv6组播静态路由

# 在Router B上配置IPv6 组播静态路由,指定到Source的RPF邻居为Router C。

[RouterB] ipv6 rpf-route-static 500::100 64 200::2

5. 验证配置

# 在Router B上显示到Source的RPF信息。

[RouterB] display ipv6 multicast rpf-info 500::100

 RPF information about source 500::100

     RPF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2, RPF neighbor: 200::2

     Referenced prefix/prefix length: 500::/64

     Referenced route type: multicast static

     Route selection rule: preference-preferred

     Load splitting rule: disable

     Source AS: 0

     C-multicast route target: 0x0000000000000000

与配置IPv6组播静态路由前相比,Router B上的RPF路由已经产生了变化,其来源变为IPv6组播静态路由,RPF邻居变为Router C。

1.18.2  衔接IPv6 RPF路由配置举例

1. 组网需求

·     网络中运行IPv6 PIM-DM,所有路由器都支持组播功能;

·     Router B和Router C之间运行OSPFv3协议,并与Router A单播路由隔离;

·     通常情况下,Receiver能接收来自OSPFv3域内Source 1的组播信息;

·     要求通过配置,使Receiver也可以接收来自OSPFv3域外Source 2的组播信息。

2. 组网图

图1-4 衔接IPv6 RPF路由配置组网图

 

3. 配置步骤

(1)     配置IPv6地址和单播路由协议

请按照图1-4配置各接口的IPv6地址和前缀长度,并在Router B和Router C上配置OSPFv3协议,具体配置过程略。

(2)     使能IPv6组播路由,并使能IPv6 PIM-DM和MLD.

# 在Router C上使能IPv6组播路由,在接口GigabitEthernet0/0/2上使能ipv6 PIM-DM,并在主机侧接口GigabitEthernet0/0/1上使能MLD。

<RouterC> system-view

[RouterC] ipv6 multicast routing

[RouterC-mrib6] quit

[RouterC]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1

[RouterC-GigabitEthernet0/0/1] mld enable

[RouterC-GigabitEthernet0/0/1] quit

[RouterC]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2

[RouterC-GigabitEthernet0/0/2] ipv6 pim dm

[RouterC-GigabitEthernet0/0/2] quit

# 在Router A上使能IPv6组播路由,并在各接口上使能IPv6 PIM-DM。

<RouterA> system-view

[RouterA] ipv6 multicast routing

[RouterA-mrib6] quit

[RouterA]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1

[RouterA-GigabitEthernet0/0/1] ipv6 pim dm

[RouterA-GigabitEthernet0/0/1] quit

[RouterA]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2

[RouterA-GigabitEthernet0/0/2] ipv6 pim dm

[RouterA-GigabitEthernet0/0/2] quit

Router B上的配置与Router A相似,配置过程略。

# 在Router B和Router C上分别显示到Source 2的RPF信息。

[RouterB] display ipv6 multicast rpf-info 500::100

[RouterC] display ipv6 multicast rpf-info 500::100

没有显示信息输出,说明在Router B和Router C上都没有到Source 2的RPF路由。

(3)     配置IPv6组播静态路由

# 在Router B上配置IPv6组播静态路由,指定到Source 2的RPF邻居为Router A。

[RouterB] ipv6 rpf-route-static 500::100 64 300::2

# 在Router C上配置IPv6组播静态路由,指定到Source 2的RPF邻居为Router B。

[RouterC] ipv6 rpf-route-static 500::100 64 200::2

4. 验证配置

# 在Router B和Router C上分别显示到Source 2的RPF信息。

[RouterB] display ipv6 multicast rpf-info 500::100

 RPF information about source 500::100:

     RPF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3, RPF neighbor: 300::2

     Referenced prefix/prefix length: 500::/64

     Referenced route type: multicast static

     Route selection rule: preference-preferred

     Load splitting rule: disable

     Source AS: 0

     C-multicast route target: 0x0000000000000000

[RouterC] display ipv6 multicast rpf-info 500::100

 RPF information about source 500::100:

     RPF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2, RPF neighbor: 200::2

     Referenced prefix/prefix length: 500::/64

     Referenced route type: multicast static

     Route selection rule: preference-preferred

     Load splitting rule: disable

     Source AS: 0

     C-multicast route target: 0x0000000000000000

与配置IPv6组播静态路由前相比,Router B和Router C上都有了到Source 2的RPF路由,且其均来源于IPv6组播静态路由。

不同款型规格的资料略有差异, 详细信息请向具体销售和400咨询。H3C保留在没有任何通知或提示的情况下对资料内容进行修改的权利!

新华三官网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