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user
13-RAID管理配置
本章节下载 (192.59 KB)
本功能仅MSR3610-IE-EAD和MSR-EAD-AK770款型支持。
RAID(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独立硬盘冗余阵列)是一种可以将多块独立的硬盘组合成一个容量巨大的硬盘组的技术。使用RAID技术可以将相同的数据存储在多个硬盘中,提高数据的读写速度,并可以对数据进行冗余备份,提高数据的可靠性。
RAID 1称为硬盘镜像,原理是数据在写入一块硬盘的同时,会在另一块硬盘上生成镜像文件。若当前使用硬盘失效时,系统会从有镜像文件的硬盘中读写数据,保证了数据的可靠性和可修复性,具备了很好的硬盘冗余能力。不过在RAID 1成员硬盘中有一个硬盘损坏时,应当及时的更换损坏的硬盘,否则剩余的镜像盘出现问题后,那么数据就会彻底丢失。
RAID 1最大可使用的硬盘空间为总硬盘空间的一半。
设备的SIC接口模块插槽1和插槽2支持插入带有SSD硬盘的SIC-M2-SATA存储卡创建RAID,且仅支持创建RAID 1。位于SIC接口模块插槽1的SIC-M2-SATA存储卡盘符为hdb,位于SIC接口模块插槽2的SIC-M2-SATA存储卡盘符为hdc。
在创建RAID前,需要保证SIC接口模块插槽1和插槽2中的SIC-M2-SATA存储卡的分区数为1个,且文件系统格式为EXT4。RAID创建完成后,在设备中RAID的盘符为md0。
执行硬盘分区和修改文件系统格式后,硬盘中原有的数据会被删除。
(1) 在用户视图下执行本命令,对硬盘进行分区。
fdisk medium [ partition-number ]
(2) 在用户视图下执行本命令,修改硬盘文件系统格式。
format filesystem [ ext4 | vfat ]
关于硬盘分区命令和格式化命令更多使用方法,请参见“基础配置指导”中的“文件系统管理”中的fdisk和format命令。
# 在用户视图下,设置hdb和hdc硬盘的分区数为1个。
<Sysname> fdisk hdb 1
<Sysname> fdisk hdb 1
# 在用户视图下,设置硬盘分区hdb0和hdc0的文件系统格式为EXT4
<Sysname> format hdb0 ext4
<Sysname> format hdc0 ext4
本功能用来创建RAID。
设备当前仅支持RAID 1;RAID 1创建完成后,用于创建RAID的硬盘中的数据会被删除。
(1) 进入系统视图。
system-view
(2) 进入RAID视图。
raid
(3) 创建RAID。
create raid level level-number
本功能用来删除RAID,清空superblock。删除RAID后,创建RAID的硬盘中的数据将会删除。
(1) 进入系统视图。
system-view
(2) 进入RAID视图。
raid
(3) 删除RAID。
remove raid target
本功能用来在更换的RAID成员硬盘中某个硬盘后,手动重组RAID。
若用于重组的SIC-M2-SATA存储卡分区数为1个,且文件系统格式为EXT4,系统会自动重组RAID。
新加入的硬盘需确保分区数为1个,且文件系统格式为EXT4。若没有提前进行分区和格式化操作,需在分区和格式化后,使用本功能,手动重组RAID。
重组RAID后,新加入RAID成员硬盘的硬盘中原有的数据会被删除。
(1) 进入系统视图。
system-view
(2) 进入RAID视图。
raid
(3) 手动重组RAID。
restore raid target
在完成上述配置后,使用display命令可以显示RAID的相关配置,通过查看显示信息验证配置的效果。
表1-1 RAID显示和维护
操作 |
命令 |
显示当前系统中的RAID信息 |
display raid status |
不同款型规格的资料略有差异, 详细信息请向具体销售和400咨询。H3C保留在没有任何通知或提示的情况下对资料内容进行修改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