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与解决方案
  • 行业解决方案
  • 服务
  • 支持
  • 合作伙伴
  • 新华三人才研学中心
  • 关于我们

05-网络互通配置指导

目录

03-以太网链路聚合配置

本章节下载 03-以太网链路聚合配置  (338.76 KB)

03-以太网链路聚合配置


1 以太网链路聚合

1.1  以太网链路聚合简介

以太网链路聚合通过将多条以太网物理链路捆绑在一起形成一条以太网逻辑链路,实现增加链路带宽的目的,同时这些捆绑在一起的链路通过相互动态备份,可以有效地提高链路的可靠性。

1.1.1  以太网链路聚合应用场景

图1-1所示,Device A与Device B之间通过三条以太网物理链路相连,将这三条链路捆绑在一起,就成为了一条逻辑链路Link aggregation 1。这条逻辑链路的带宽最大可等于三条以太网物理链路的带宽总和,增加了链路的带宽;同时,这三条以太网物理链路相互备份,当其中某条物理链路down,还可以通过其他两条物理链路转发报文。

图1-1 链路聚合示意图

1.1.2  聚合组、成员端口和聚合接口

链路捆绑是通过接口捆绑实现的,多个以太网接口捆绑在一起后形成一个聚合组,而这些被捆绑在一起的以太网接口就称为该聚合组的成员端口。每个聚合组唯一对应着一个逻辑接口,称为聚合接口。聚合组与聚合接口的编号是相同的,例如聚合组1对应于聚合接口1。

1. 聚合组和聚合接口的类型

设备支持的聚合组/聚合接口为二层聚合组/二层聚合接口:二层聚合组的成员端口全部为二层以太网接口,其对应的聚合接口称为二层聚合接口。

聚合接口的速率和双工模式取决于对应聚合组内的选中端口(请参见“1.1.2  2. 成员端口的状态”):聚合接口的速率等于所有选中端口的速率之和,聚合接口的双工模式则与选中端口的双工模式相同。

2. 成员端口的状态

聚合组内的成员端口具有以下两种状态:

·     选中(Selected)状态:此状态下的成员端口可以参与数据的转发,处于此状态的成员端口称为“选中端口”。

·     非选中(Unselected)状态:此状态下的成员端口不能参与数据的转发,处于此状态的成员端口称为“非选中端口”。

1.1.3  操作Key

操作Key是系统在进行链路聚合时用来表征成员端口聚合能力的一个数值,它是根据成员端口上的一些信息(包括该端口的速率、双工模式等)的组合自动计算生成的,这个信息组合中任何一项的变化都会引起操作Key的重新计算。在同一聚合组中,所有的选中端口都必须具有相同的操作Key。

1.1.4  配置分类

根据对成员端口状态的影响不同,成员端口上的配置可以分为以下两类:属性类配置和协议类配置。

1. 属性类配置

属性类配置包含的配置内容如表1-1所示。在聚合组中,只有与对应聚合接口的属性类配置完全相同的成员端口才能够成为选中端口。

表1-1 属性类配置的内容

配置项

内容

VLAN配置

端口上允许通过的VLAN、端口缺省VLAN、端口的链路类型(即Trunk、Hybrid、Access类型)。有关VLAN配置的详细描述,请参见“网络互通配置指导”中的“VLAN”

 

2. 协议类配置

协议类配置是相对于属性类配置而言的,包含的配置内容有MAC地址学习、生成树等。在聚合组中,即使某成员端口与对应聚合接口的协议配置存在不同,也不会影响该成员端口成为选中端口。

1.1.5  聚合模式

链路聚合分为静态聚合和动态聚合两种模式,它们各自的优点如下所示:

·     静态聚合模式:一旦配置好后,端口的选中/非选中状态就不会受网络环境的影响,比较稳定。

·     动态聚合模式:通过LACP协议实现,能够根据对端和本端的信息调整端口的选中/非选中状态,比较灵活。

处于静态聚合模式下的聚合组称为静态聚合组,处于动态聚合模式下的聚合组称为动态聚合组。

1.1.6  静态聚合模式

1. 选择参考端口

参考端口从本端的成员端口中选出,其操作Key和属性类配置将作为同一聚合组内的其他成员端口的参照,只有操作Key和属性类配置与参考端口一致的成员端口才能被选中。

对于聚合组内处于up状态的端口,按照端口的高端口优先级->全双工/高速率->全双工/低速率->半双工/高速率->半双工/低速率的优先次序,选择优先次序最高、且属性类配置与对应聚合接口相同的端口作为参考端口;如果多个端口优先次序相同,首先选择原来的选中端口作为参考端口;如果此时多个优先次序相同的端口都是原来的选中端口,则选择其中端口号最小的端口作为参考端口;如果多个端口优先次序相同,且都不是原来的选中端口,则选择其中端口号最小的端口作为参考端口。

2. 确定成员端口的状态

静态聚合组内成员端口状态的确定流程如图1-2所示。

图1-2 静态聚合组内成员端口状态的确定流程

 

确定静态聚合组内成员端口状态时,需要注意:

·     当一个成员端口的操作Key或属性类配置改变时,其所在静态聚合组内各成员端口的选中/非选中状态可能会发生改变。

·     当静态聚合组内选中端口的数量已达到上限,对于后加入的成员端口和聚合组内选中端口的端口优先级:

¡     全部相同时,后加入的成员端口即使满足成为选中端口的所有条件,也不会立即成为选中端口。这样能够尽量维持当前选中端口上的流量不中断,但是由于设备重启时会重新计算选中端口,因此可能导致设备重启前后各成员端口的选中/非选中状态不一致。

¡     存在不同时,若后加入的成员端口的属性类配置与对应聚合接口相同,且端口优先级高于聚合组内选中端口的端口优先级,则端口优先级高的成员端口会立刻取代端口优先级低的选中端口成为新的选中端口。

1.1.7  动态聚合

1. LACP协议

动态聚合模式通过LACP协议实现,LACP协议的内容及动态聚合模式的工作机制如下所述。

基于IEEE802.3ad标准的LACP协议是一种实现链路动态聚合的协议,运行该协议的设备之间通过互发LACPDU来交互链路聚合的相关信息。

动态聚合组内的成员端口可以收发LACPDU(Link Aggregation Control Protocol Data Unit,链路聚合控制协议数据单元),本端通过向对端发送LACPDU通告本端的信息。当对端收到该LACPDU后,将其中的信息与所在端其他成员端口收到的信息进行比较,以选择能够处于选中状态的成员端口,使双方可以对各自接口的选中/非选中状态达成一致。

2. LACP协议的功能

LACP协议的功能,如表1-2所示。

表1-2 LACP协议的功能分类

类别

说明

基本功能

利用LACPDU的基本字段可以实现LACP协议的基本功能。基本字段包含以下信息:系统LACP优先级、系统MAC地址、端口优先级、端口编号和操作Key

 

3. LACP工作模式

LACP工作模式分为ACTIVE和PASSIVE两种。

如果动态聚合组内成员端口的LACP工作模式为PASSIVE,且对端的LACP工作模式也为PASSIVE时,两端将不能发送LACPDU。如果两端中任何一端的LACP工作模式为ACTIVE时,两端将可以发送LACPDU。

4. LACP优先级

根据作用的不同,可以将LACP优先级分为系统LACP优先级和端口优先级两类,如表1-3所示。

表1-3 LACP优先级的分类

类别

说明

比较标准

系统LACP优先级

用于区分两端设备优先级的高低。当两端设备中的一端具有较高优先级时,另一端将根据优先级较高的一端来选择本端的选中端口,这样便使两端设备的选中端口达成了一致

优先级数值越小,优先级越高

端口优先级

用于区分各成员端口成为选中端口的优先程度

 

5. LACP超时时间

LACP超时时间是指成员端口等待接收LACPDU的超时时间,在LACP超时时间之后,如果本端成员端口仍未收到来自对端的LACPDU,则认为对端成员端口已失效。

LACP超时时间同时也决定了对端发送LACPDU的速率。LACP超时有短超时(3秒)和长超时(90秒)两种。若LACP超时时间为短超时,则对端将快速发送LACPDU(每1秒发送1个LACPDU);若LACP超时时间为长超时,则对端将慢速发送LACPDU(每30秒发送1个LACPDU)。

1.1.8  动态聚合模式

1. 选择参考端口

参考端口从聚合链路两端处于up状态的成员端口中选出,其操作Key和属性类配置将作为同一聚合组内的其他成员端口的参照,只有操作Key和属性类配置与参考端口一致的成员端口才能被选中。

·     首先,从聚合链路的两端选出设备ID(由系统的LACP优先级和系统的MAC地址共同构成)较小的一端:先比较两端的系统LACP优先级,优先级数值越小其设备ID越小;如果优先级相同再比较其系统MAC地址,MAC地址越小其设备ID越小。

·     其次,对于设备ID较小的一端,再比较其聚合组内各成员端口的端口ID(由端口优先级和端口的编号共同构成):先比较端口优先级,优先级数值越小其端口ID越小;如果优先级相同再比较其端口号,端口号越小其端口ID越小。端口ID最小、且属性类配置与对应聚合接口相同的端口作为参考端口。

2. 确定成员端口的状态

在设备ID较小的一端,动态聚合组内成员端口状态的确定流程如图1-3所示。

图1-3 动态聚合组内成员端口状态的确定流程

 

与此同时,设备ID较大的一端也会随着对端成员端口状态的变化,随时调整本端各成员端口的状态,以确保聚合链路两端成员端口状态的一致。

确定动态聚合组内成员端口状态时,需要注意:

·     仅全双工端口可成为选中端口。

·     当一个成员端口的操作Key或属性类配置改变时,其所在动态聚合组内各成员端口的选中/非选中状态可能会发生改变。

·     当本端端口的选中/非选中状态发生改变时,其对端端口的选中/非选中状态也将随之改变。

·     当动态聚合组内选中端口的数量已达到上限时,后加入的成员端口一旦满足成为选中端口的所有条件,就会立刻取代已不满足条件的端口成为选中端口。

1.1.9  聚合边缘接口

在网络设备与服务器等终端设备相连的场景中,当网络设备配置了动态聚合模式,而终端设备未配置动态聚合模式时,聚合链路不能成功建立,网络设备与该终端设备相连多条链路中只能有一条作为普通链路正常转发报文,因而链路间也不能形成备份,当该普通链路发生故障时,可能会造成报文丢失。

若要求在终端设备未配置动态聚合模式时,该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间的链路可以形成备份,可通过配置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相连的聚合接口为聚合边缘接口,使该聚合组内的所有成员端口都作为普通物理口转发报文,从而保证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间的多条链路可以相互备份,增加可靠性。当终端设备完成动态聚合模式配置时,其聚合成员端口正常发送LACP报文后,网络设备上符合选中条件的聚合成员端口会自动被选中,从而使聚合链路恢复正常工作。

1.1.10  聚合负载分担类型

通过采用不同的聚合负载分担类型,可以实现灵活地对聚合组内流量进行负载分担。聚合负载分担的类型可以归为以下类型:

·     逐流负载分担:按照报文的源/目的MAC地址、、源/目的IP地址中的一种或某几种的组合区分流,使属于同一数据流的报文从同一条成员链路上通过。设备还支持按照接口的带宽利用率对数据流进行负载分担。当数据流经过聚合组时,会选择聚合组内带宽利用率最低的接口转发;同一数据流在同一接口转发。

1.2  以太网链路聚合配置任务简介

以太网链路聚合配置任务如下:

(1)     配置聚合组

¡     配置二层聚合组

(2)     (可选)配置聚合接口基本参数

¡     限制聚合组内选中端口的数量

¡     配置聚合接口的描述信息

¡     配置聚合接口允许超长帧通过

¡     配置二层聚合接口的忽略VLAN

二层聚合组中选择选中端口时忽略成员端口的VLAN属性。

¡     配置聚合接口的期望带宽

¡     配置聚合接口为聚合边缘接口

终端设备未配置动态聚合模式时,使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间的链路可以形成备份。

¡     关闭聚合接口

¡     恢复聚合接口的缺省配置

(3)     (可选)配置聚合负载分担

¡     配置聚合负载分担类型

¡     配置聚合负载分担采用本地转发优先

(4)     (可选)配置聚合流量重定向功能

开启聚合流量重定向功能实现聚合链路上流量不中断。

1.3  配置聚合组

1.3.1  配置限制和指导

1. 二层聚合组限制

配置了下列功能的端口将不能加入二层聚合组:

·     MAC地址认证。有关MAC地址认证的详细介绍请参见“用户接入与认证配置指导”中的“MAC地址认证”。

·     端口安全。有关端口安全的详细介绍请参见“用户接入与认证配置指导”中的“端口安全”。

·     802.1X。有关802.1X的详细介绍请参见“用户接入与认证配置指导”中的“802.1X”。

2. 成员端口限制

用户删除聚合接口时,系统将自动删除对应的聚合组,且该聚合组内的所有成员端口将全部离开该聚合组。

3. 聚合组属性类配置和协议类配置限制

聚合接口上属性类配置发生变化时,会同步到成员端口上,同步失败时不会回退聚合接口上的配置。聚合接口配置同步到成员端口失败后,可能导致成员端口变为非选中状态,此时可以修改聚合接口或者成员端口上的配置,使成员端口重新选中。当聚合接口被删除后,同步成功的配置仍将保留在这些成员端口上。

由于成员端口上属性类配置的改变可能导致其选中/非选中状态发生变化,进而对业务产生影响,因此当在成员端口上进行此类配置时,系统将给出提示信息,由用户来决定是否继续执行该配置。

在聚合接口上所作的协议类配置,只在当前聚合接口下生效;在成员端口上所作的协议类配置,只有当该成员端口退出聚合组后才能生效。

4. 聚合模式限制

聚合链路的两端应配置相同的聚合模式。对于不同模式的聚合组,其选中端口存在如下限制:

·     对于静态聚合模式,用户需要保证在同一链路两端端口的选中/非选中状态的一致性,否则聚合功能无法正常使用。

·     对于动态聚合模式,聚合链路两端的设备会自动协商同一链路两端的端口在各自聚合组内的选中/非选中状态,用户只需保证本端聚合在一起的端口的对端也同样聚合在一起,聚合功能即可正常使用。

1.3.2  配置二层聚合组

1. 配置二层静态聚合组

(1)     进入系统视图。

system-view

(2)     创建二层聚合接口,并进入二层聚合接口视图。

interface bridge-aggregation interface-number

创建二层聚合接口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同编号的二层聚合组,且该聚合组缺省工作在静态聚合模式下。

(3)     退回系统视图。

quit

(4)     将二层以太网接口加入聚合组。

a.     进入二层以太网接口视图。

interface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

b.     将二层以太网接口加入聚合组。

port link-aggregation group group-id

多次执行此步骤可将多个二层以太网接口加入聚合组。

(5)     (可选)配置端口优先级。

link-aggregation port-priority priority

缺省情况下,端口优先级为32768。

2. 配置二层动态聚合组

(1)     进入系统视图。

system-view

(2)     配置系统的LACP优先级。

lacp system-priority priority

缺省情况下,系统的LACP优先级为32768。

创建动态聚合组后,不建议修改系统的LACP优先级,避免影响动态聚合组成员端口的选中/非选中状态。

(3)     创建二层聚合接口,并进入二层聚合接口视图。

interface bridge-aggregation interface-number

创建二层聚合接口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同编号的二层聚合组,且该聚合组缺省工作在静态聚合模式下。

(4)     配置聚合组工作在动态聚合模式下。

link-aggregation mode dynamic

缺省情况下,聚合组工作在静态聚合模式下。

(5)     退回系统视图。

quit

(6)     将二层以太网接口加入聚合组。

a.     进入二层以太网接口视图。

interface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

b.     将二层以太网接口加入聚合组。

port link-aggregation group group-id

多次执行此步骤可将多个二层以太网接口加入聚合组。

(7)     配置端口的LACP工作模式。

¡     配置端口的LACP工作模式为PASSIVE。

lacp mode passive

¡     配置端口的LACP工作模式为ACTIVE。

undo lacp mode

缺省情况下,端口的LACP工作模式为ACTIVE。

(8)     (可选)配置端口优先级。

link-aggregation port-priority priority

缺省情况下,端口优先级为32768。

(9)     (可选)配置端口的LACP超时时间为短超时(3秒)。

lacp period short

缺省情况下,端口的LACP超时时间为长超时(90秒)。

1.4  配置聚合接口基本参数

本节对能够在聚合接口上进行的部分配置进行介绍。除本节所介绍的配置外,能够在二层以太网接口上进行的配置大多数也能在二层聚合接口上进行,具体配置请参见相关的配置指导。

1.4.1  限制聚合组内选中端口的数量

1. 功能简介

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灵活修改聚合组中最大和最小选中端口数,来满足不同需求。

·     最小选中端口数应用场景

聚合链路的带宽取决于聚合组内选中端口的数量,用户通过配置聚合组中的最小选中端口数,可以避免由于选中端口太少而造成聚合链路上的流量拥塞。当聚合组内选中端口的数量达不到配置值时,对应的聚合接口将不会up。具体实现如下:

¡     如果聚合组内能够被选中的成员端口数小于配置值,这些成员端口都将变为非选中状态,对应聚合接口的链路状态也将变为down。

¡     当聚合组内能够被选中的成员端口数增加至不小于配置值时,这些成员端口都将变为选中状态,对应聚合接口的链路状态也将变为up。

·     最大选中端口数应用场景

当配置了聚合组中的最大选中端口数之后,最大选中端口数将同时受配置值和设备硬件能力的限制,即取二者的较小值作为限制值。用户借此可实现两端口间的冗余备份:在一个聚合组中只添加两个成员端口,并配置该聚合组中的最大选中端口数为1,这样这两个成员端口在同一时刻就只能有一个成为选中端口,而另一个将作为备份端口。

2. 配置限制和指导

本端和对端配置的聚合组中的最小/最大选中端口数必须一致。

3. 配置步骤

(1)     进入系统视图。

system-view

(2)     进入二层聚合接口视图。

interface bridge-aggregation interface-number

(3)     配置聚合组中的最小选中端口数。

link-aggregation selected-port minimum min-number

缺省情况下,聚合组中的最小选中端口数不受限制。

(4)     配置聚合组中的最大选中端口数。

link-aggregation selected-port maximum max-number

缺省情况下,聚合组中的最大选中端口数仅受设备硬件能力的限制。

1.4.2  配置聚合接口的描述信息

1. 功能简介

通过在接口上配置描述信息,可以方便网络管理员根据这些信息来区分各接口的作用。

2. 配置步骤

(1)     进入系统视图。

system-view

(2)     进入二层聚合接口视图。

interface bridge-aggregation interface-number

(3)     配置当前接口的描述信息。

description text

缺省情况下,接口的描述信息为“接口名 Interface”。

1.4.3  配置聚合接口允许超长帧通过

1. 功能简介

聚合接口在进行文件传输等大吞吐量数据交换的时候,接口收到的长度大于固定值的帧称为超长帧。

系统对于超长帧的处理如下:

·     如果系统配置了禁止超长帧通过(通过undo jumboframe enable命令配置),会直接丢弃该帧不再进行处理。

·     如果系统允许超长帧通过,当接口收到长度在指定范围内的超长帧时,系统会继续处理;当接口收到长度超过指定最大长度的超长帧时,系统会直接丢弃该帧不再进行处理。

2. 配置步骤

(1)     进入系统视图。

system-view

(2)     进入二层聚合接口视图。

interface bridge-aggregation interface-number

(3)     允许超长帧通过。

jumboframe enable [ size ]

本命令的缺省情况与设备型号有关,具体请参见命令参考。

多次执行该命令配置不同的size值时,最新的配置生效。

1.4.4  配置二层聚合接口的忽略VLAN

1. 功能简介

未配置二层聚合接口的忽略VLAN时,只有当其成员端口上关于VLAN允许通过的配置(包括是否允许VLAN通过,以及通过的方式)与该二层聚合接口的配置完全相同时,该成员端口才有可能成为选中端口;配置了二层聚合接口的忽略VLAN后,即使其成员端口上关于这些VLAN允许通过的配置与该二层聚合接口上的配置不一致,也不影响该成员端口成为选中端口。

2. 配置限制和指导

本功能仅对Hybrid或者Trunk类型的端口所允许通过的VLAN范围有效。

3. 配置步骤

(1)     进入系统视图。

system-view

(2)     进入二层聚合接口视图。

interface bridge-aggregation interface-number

(3)     配置二层聚合接口的忽略VLAN。

link-aggregation ignore vlan vlan-id-list

缺省情况下,二层聚合接口未配置忽略VLAN。

1.4.5  配置聚合接口的期望带宽

1. 功能简介

期望带宽供业务模块使用,不会对接口实际带宽造成影响。

2. 配置步骤

(1)     进入系统视图。

system-view

(2)     进入二层聚合接口视图。

interface bridge-aggregation interface-number

(3)     配置当前接口的期望带宽。

bandwidth bandwidth-value

缺省情况下,接口的期望带宽=接口的波特率÷1000(kbps)。

1.4.6  配置聚合接口为聚合边缘接口

1. 配置限制和指导

该配置仅在聚合接口对应的聚合组为动态聚合组时生效。

当聚合接口配置为聚合边缘接口后,聚合流量重定向功能将不能正常使用,聚合流量重定向功能的相关介绍请参见“1.6  配置聚合流量重定向功能”。

2. 配置步骤

(1)     进入系统视图。

system-view

(2)     进入聚合接口视图。

¡     进入二层聚合接口视图。

interface bridge-aggregation interface-number

(3)     配置聚合接口为聚合边缘接口。

lacp edge-port

缺省情况下,聚合接口不为聚合边缘接口。

1.4.7  关闭聚合接口

1. 配置限制和指导

对聚合接口的开启/关闭操作,将会影响聚合接口对应的聚合组内成员端口的选中/非选中状态和链路状态:

·     关闭聚合接口时,将使对应聚合组内所有处于选中状态的成员端口都变为非选中端口,且所有成员端口的链路状态都将变为down。

·     开启聚合接口时,系统将重新计算对应聚合组内成员端口的选中/非选中状态。

2. 配置步骤

(1)     进入系统视图。

system-view

(2)     进入二层聚合接口视图。

interface bridge-aggregation interface-number

(3)     关闭当前接口。

shutdown

缺省情况下,接口处于开启状态。

1.4.8  恢复聚合接口的缺省配置

1. 配置限制和指导

注意

接口下的某些配置恢复到缺省情况后,会对设备上当前运行的业务产生影响。建议您在执行本配置前,完全了解其对网络产生的影响。

 

您可以在执行default命令后通过display this命令确认执行效果。对于未能成功恢复缺省的配置,建议您查阅相关功能的命令手册,手工执行恢复该配置缺省情况的命令。如果操作仍然不能成功,您可以通过设备的提示信息定位原因。

2. 配置步骤

(1)     进入系统视图。

system-view

(2)     进入二层聚合接口视图。

interface bridge-aggregation interface-number

(3)     恢复当前聚合接口的缺省配置。

default

1.5  配置聚合负载分担

1.5.1  配置聚合负载分担类型

1. 功能简介

聚合负载分担类型支持全局配置或在聚合组内配置两种方式:全局的配置对所有聚合组都有效,而聚合组内的配置只对当前聚合组有效。对于一个聚合组来说,优先采用该聚合组内的配置,只有该聚合组内未进行配置时,才采用全局的配置。

2. 全局配置聚合负载分担类型

(1)     进入系统视图。

system-view

(2)     配置全局采用的聚合负载分担类型。

link-aggregation global load-sharing mode { destination-ip | destination-mac | source-ip | source-mac } *

缺省情况下,设备按照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进行负载分担。

3. 在聚合组内配置聚合负载分担类型

(1)     进入系统视图。

system-view

(2)     进入二层聚合接口视图。

interface bridge-aggregation interface-number

(3)     配置聚合组内采用的聚合负载分担类型。

link-aggregation load-sharing mode { destination-ip | destination-mac | source-ip | source-mac } *

缺省情况下,聚合组内采用的聚合负载分担类型与全局的配置相同。

1.5.2  配置聚合负载分担采用本地转发优先

1. 功能简介

配置聚合负载分担采用本地转发优先机制可以降低数据流量对IRF物理端口之间链路的冲击,IRF中成员设备间聚合负载分担处理流程如图1-4所示。有关IRF的详细介绍,请参见“可靠性配置指导”中的“IRF”。

图1-4 IRF中成员设备间聚合负载分担处理流程

 

本特性的支持情况与设备型号有关,请以设备的实际情况为准。

产品系列

产品型号

说明

MSG系列

MSG360-4

MSG360-4-PWR

MSG360-10

MSG360-10S

MSG360-10-PWR

MSG360-10-LTE

MSG360-20

MSG360-40

MSG360-22L-PWR

不支持

WX2500H-WiNet系列

WX2510H-PWR-WiNet

WX2560H-WiNet

不支持

WX3500H-WiNet系列

WX3508H-WiNet

支持

WAC系列

WAC380-30

WAC380-60

WAC380-90

WAC380-120

WAC381

不支持

WX2500H-LI系列

WX2540H-LI

WX2560H-LI

不支持

WX3500H-LI系列

WX3510H-LI

WX3520H-LI

支持

AC1000系列

AC1016

AC1108

不支持

 

2. 配置聚合负载分担采用本地转发优先

(1)     进入系统视图。

system-view

(2)     配置全局的聚合负载分担采用本地转发优先。

link-aggregation load-sharing mode local-first

缺省情况下,聚合负载分担采用本地转发优先。

1.6  配置聚合流量重定向功能

1.6.1  功能简介

在开启了聚合流量重定向功能后,当手工关闭聚合组内某选中端口或重启聚合组内某选中端口所在的slot时,系统可以将该端口上的流量重定向到其他选中端口上,从而实现聚合链路上流量的不中断。其中,已知单播报文可以实现零丢包,非已知单播报文不保证不丢包。聚合流量重定向过程中,对于聚合组中新选中的端口,流量不会重定向到该端口上。

1.6.2  配置限制和指导

必须在聚合链路两端都开启聚合流量重定向功能才能实现聚合链路上流量的不中断。

如果同时开启聚合流量重定向功能和生成树功能,在重启slot时会出现少量的丢包,因此不建议同时开启上述两个功能。

当聚合接口配置为聚合边缘接口后,聚合流量重定向功能将不能正常使用。

只有动态聚合组支持聚合流量重定向功能。

1.6.3  配置全局的聚合流量重定向功能

(1)     进入系统视图。

system-view

(2)     开启聚合流量重定向功能。

link-aggregation lacp traffic-redirect-notification enable

缺省情况下,聚合流量重定向功能处于关闭状态。

1.7  以太网链路聚合显示和维护

在完成上述配置后,在任意视图下执行display命令可以显示配置后以太网链路聚合的运行情况,通过查看显示信息验证配置的效果。

在用户视图下执行reset命令可以清除端口的LACP和聚合接口上的统计信息。

表1-4 以太网链路聚合显示和维护

操作

命令

显示聚合接口的相关信息

display interface [ bridge-aggregation [ interface-number ] ] [ brief [ description | down ] ]

显示本端系统的设备ID

display lacp system-id

显示全局或聚合组内采用的聚合负载分担类型

display link-aggregation load-sharing mode [ interface [ bridge-aggregation interface-number ] ]

显示成员端口上链路聚合的详细信息

display link-aggregation member-port [ interface-list ]

显示所有聚合组的摘要信息

display link-aggregation summary

显示已有聚合接口所对应聚合组的详细信息

display link-aggregation verbose [  bridge-aggregation [ interface-number ] ]

清除聚合接口上的统计信息

reset counters interface [ bridge-aggregation  [ interface-number ] ]

清除成员端口上的LACP统计信息

reset lacp statistics [ interface interface-list ]

 

 

不同款型规格的资料略有差异, 详细信息请向具体销售和400咨询。H3C保留在没有任何通知或提示的情况下对资料内容进行修改的权利!

新华三官网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