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射频
本章节下载: 07-射频 (530.10 KB)
手册中设备的接口类型、显示信息与设备型号、支持射频情况和配置信息相关,实际使用中还请以设备的实际情况为准。
设备各款型对于本节所描述的特性支持情况有所不同,详细差异信息如下:
产品系列 |
型号 |
特性 |
描述 |
WA2600系列 |
WA2610H |
5G射频接口 |
不支持 |
WA4600系列 |
WA4620i-ACN/WA4620E-ACN |
支持 |
|
WA4300系列 |
WA4320H-ACN |
支持 |
|
WA4320i-ACN/WA4320i-X |
支持 |
||
WA4320-TS/WA4320-TQ/WA4320-TQ-V |
支持 |
||
WA4320X |
支持 |
||
WA4320-ACN/WA4320/WA4320-ACN-SI/WA4320-ACN-C/WA4320-ACN-D/WA4320-ACN-E/WA4320-ACN-PI |
支持 |
||
WA4330-ACN |
支持 |
||
LA4300系列 |
LA4310/LA4310V/LA4320/LA4320V/ LA4320X |
LA4320/LA4320V/LA4320X支持,LA4310/LA4310V不支持,所有在5G射频配置的选项均不支持 |
|
小贝系列 |
WAP722/WAP722E/WAP722S |
支持 |
|
WAP712/WAP712C |
支持 |
射频(Radio Frequency)表示具有远距离传输能力、可以辐射到空间的电磁频率。在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协议中的802.11b/g工作于2.4GHz射频段、802.11a/ac工作于5GHz射频段、802.11n可以同时工作于2.4GHz和5GHz射频段。按照不同的工作频率可以将射频划分为信道(表示以无线信号作为传输媒体的传送通道),每个信道对应一个频率范围。
只有射频处于关闭状态时才能配置射频。
(1) 在导航栏中选择“射频 > 射频设置”。
(2)
在列表中选择需要配置的射频单元,单击对应的图标,进入射频的配置页面,如下图所示。
(3) 配置射频,详细配置如下表所示。
配置项 |
说明 |
射频单元 |
显示选择AP的射频单元 |
射频模式 |
显示选择射频单元的射频模式 如果改变AP的射频模式,功率和信道会恢复到对应模式下的缺省情况 |
发送功率 |
射频的最大传输功率 射频的最大功率和国家码、信道、AP型号、射频模式和天线类型相关,如果采用802.11n射频模式,那么射频的最大功率和带宽 模式也相关 |
信道 |
指定射频的工作信道。信道列表由国家码和射频模式决定 auto:自动选择信道模式。选择此模式后,AP会评估无线网络中的信道质量,自动选择质量最优的信道作为工作信道 更改工作信道设置后,功率列表会自动刷新 |
天线增益 |
配置第三方天线的增益值 |
802.11n |
只有支持802.11n的AP且选择的射频模式为802.11n时,下列802.11n的选项才可见 |
802.11ac |
只有支持802.11ac的AP且选择的射频模式为802.11ac时,下列802.11ac的选项才可见 |
带宽模式 |
802.11n通过将两个20MHz的带宽绑定在一起组成一个40MHz通讯带宽,在实际工作时可以作为两个20MHz的带宽使用(一个为主信道,一个为辅信道),这样可将速率提高一倍,提高无线网络的吞吐量 · 20MHz:工作带宽为20MHz · 40MHz:工作带宽为40MHz 缺省情况下,802.11n(5GHz)的带宽为40MHz,802.11n(2.4GHz)的带宽为20MHz 802.11ac通过采用由四个20MHz的带宽绑定成一个80MHz带宽的方式增加了通信带宽,提高了吞吐量。同时,802.11ac也继承了802.11n中的提高信道利用率的方式确保设备的吞吐量。目前,802.11ac仅支持5GHz频段 · 80MHz:工作带宽为80MHz 缺省情况下,802.11ac的带宽为80MHz · 在指定带宽为40MHz情况下,如果找到两条可以绑定到一起的信道,那么使用40MHz带宽,如果找不到可以绑定的信道,那么实际只能使用20MHz带宽,关于此部分的协议规范可参见“IEEE 802.11n-2009” · 在指定带宽为80MHz情况下,如果找到相应的中心频率,那么使用80MHz带宽;如果找不到相应的中心频率,则尝试采用40MHz带宽;若采用40MHz能够找到可用的可以绑定的信道,那么将40MHz带宽作为工作带宽,如果找不到可以绑定的信道,则实际只能使用20MHz带宽作为工作带宽。关于此部分的协议规范可参见“IEEE P802.11acTM/D5.0” · 更改带宽模式设置后,功率会自动刷新 |
MIMO |
用来配置射频的MIMO模式 · 缺省:表示不配置射频的MIMO模式 · 1x1:表示配置射频采用一条流发送和接收 · 2x2:表示配置射频采用两条流发送和接收 · 3x3:表示配置射频采用三条流发送和接收 只有至少支持2条流的802.11n或802.11ac射频才支持此功能 仅WA4620i-ACN/WA4620E-ACN支持3x3 MIMO模式 |
允许带宽自动切换 |
选中“允许带宽自动切换”前的复选框,表示允许射频带宽自动切换。当802.11gn射频工作在40MHz带宽下,默认不开启带宽自动切换功能 仅射频模式为802.11gn时支持 |
接入类型 |
用来配置射频允许接入AP的客户端类型 · 全部类型:表示当前射频允许802.11a/an/ac类型客户端接入AP · 802.11n及802.11ac:表示只有802.11n和802.11ac的客户端才能接入AP · 802.11ac:表示只有802.11ac的客户端才能接入AP 缺省情况下,允许802.11a/11an/ac类型客户端接入 仅射频模式为802.11ac时支持 如果用户需要采用“802.11n及802.11ac”或“802.11ac”,则必须配置NSS,NSS的配置请参见“1.2.3 配置802.11ac射频速率” |
绿色自动节能 |
选中“绿色自动节能”前的复选框,表示开启绿色自动节能。默认不开启绿色自动节能功能 仅射频模式为802.11n和802.11ac时支持 |
只允许11n用户接入 |
选中“只允许11n用户接入”前的复选框,表示只有802.11n的客户端才能接入AP。如果需要接入802.11n客户端的同时,还要兼容802.11a/b/g客户端,则不要选中该选项 如果用户需要采用“只允许11n用户接入”,则必须配置基本MCS,基本MCS的配置请参见“1.2.2 配置802.11n MCS” |
A-MSDU |
选中“A-MSDU”前的复选框,表示开启A-MSDU功能 802.11n和802.11ac协议定义了一个新的MAC特性A-MSDU,该特性实现了将多个MSDU组合成一个MSDU发送,通过聚合,A-MSDU减少了传输每个MSDU的MAC头的附加信息,提高了MAC层的传输效率 |
A-MPDU |
选中“A-MPDU”前的复选框,表示开启A-MPDU功能 802.11n和802.11ac标准中采用A-MPDU聚合帧格式,即将多个MPDU聚合为一个A-MPDU,只保留一个PHY头,删除其余MPDU的PHY头,减少了传输每个MPDU的PHY头的附加信息,同时也减少了ACK帧的数目,从而降低了协议的负荷,有效的提高网络吞吐量 |
short GI |
选中“short GI”前的复选框,表示开启short GI功能 802.11a/g的GI时长为800ns,802.11n和802.11ac可以配置使用Short GI,Short GI时长为400ns。在使用Short GI的情况下,可提高10%的无线吞吐量 |
(4) 展开射频的高级配置部分,如下图所示。
图1-2 射频设置(高级设置)
(5) 配置射频,详细配置如下表所示。
(6) 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配置项 |
说明 |
前导码 |
前导码是位于数据包起始处的一组bit位,接收者可以据此同步并准备接收实际的数据。 · 短:短前导码。选择短前导码能使网络同步性能更好,一般选择短前导码 · 长:长前导码。在网络中需要兼容一些比较老的客户端网卡时,可以选择长前导码进行兼容 802.11a/802.11n(5GHz)/802.11ac(5GHz)不支持此项配置 |
发射距离 |
射频可覆盖的最大距离 |
分片门限 |
指定帧的分片门限值。分片的基本原理是将一个大的帧分成小的分片,每个分片独立地传输和确认。当数据包的实际大小超过指定的分片门限值时,该数据包被分片传输 在误码率较高的无线环境下,可以把分片门限适当降低,这样在传输失败的情况下,只有未成功发送的部分需要重新发送,从而提高帧传输的吞吐量 在无干扰环境下,适当提高分片门限,可以减少确认帧的次数,也可以提高帧传输的吞吐量 配置分片门限时,WMM功能必须处于关闭状态 |
Beacon间隔 |
发送信标帧的时间间隔。信标帧按规定的时间间隔周期性发送,以允许移动用户接入网络。与其它接入点设备或其它网络控制设备进行联络 |
RTS(CTS)方式 |
在配置冲突避免机制时,支持用户配置RTS/CTS和CTS to self两种方式: · RTS/CTS方式:当AP向某个客户端发送数据的时候,AP会向客户端发送一个RTS报文,这样所有在AP覆盖范围内设备在收到RTS后都会在指定的时间内不发送数据。该客户端收到RTS后,会再发送一个CTS报文,这样保证在该客户端覆盖范围内的所有的设备都会在指定的时间内不发送数据。使用RTS/CTS方式实现冲突避免需要发送两个报文,报文开销较大 · CTS to self方式:当AP需要向客户端发送报文的时候,会使用自己的地址发送一个CTS通告AP要发送报文,这样所有在AP覆盖范围内的设备都会在指定的时间内不发送数据。使用CTS to self方式只需发送一个控制报文就可以满足冲突避免的大部分应用环境,但是如果有另一个设备在客户端的覆盖范围,但是不在AP的覆盖范围内,仍然可能会产生冲突 和RTS/CTS相比,CTS-To-Self机制减少了控制报文的数量。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因为隐藏节点收不到AP发送的CTS报文而仍然产生冲突的情况。因此,RTS-CTS机制比CTS-To-Self机制的保护范围要大 |
RTS(CTS)门限 |
启用冲突避免机制所要求的帧的长度门限值。当帧的实际长度大于设定的门限值时,会启用冲突避免机制 冲突避免用于在无线局域网中避免数据发送冲突。RTS(CTS)包的发送频率需要合理设置,设置RTS(CTS)门限时需要进行权衡:如果将门限值设得较小,则会增加RTS(CTS)包的发送频率,消耗更多的带宽。但RTS(CTS)包发送得越频繁,无线网络从冲突中恢复得就越快 在高密度无线网络环境可以降低此门限值,以减少冲突发生的概率 使用冲突避免机制会占用一定的网络带宽,所以只在传输高于RTS(CTS)门限的数据帧时才使用,对于小于RTS(CTS)门限的数据帧不启动该机制 |
DTIM周期 |
设置信标帧的DTIM(Delivery Traffic Indication Message,数据待传指示信息)周期 当DTIM计数达到0时,AP才会发送缓存中的多播帧或广播帧 |
长帧重传门限 |
设置帧长超过RTS(CTS)门限值的单播帧的最大重传次数 |
短帧重传门限 |
设置帧长不大于RTS(CTS)门限值的单播帧的最大重传次数 |
接收帧缓存时间 |
AP接收到的帧可以在缓存区保存的最大时间 |
STBC |
· 开启:开启STBC · 关闭:关闭STBC 缺省情况下,STBC处于开启状态 开启STBC后,可以提高接收端的SNR,增强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STBC可用于无线接入、WDS链路。用于WDS链路时,为使性能达到最佳,建议在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上同时开启STBC 当AP上存在的天线 > Radio使用速率对应的空间流时,STBC才能生效 |
LDPC |
· 开启:开启LDPC · 关闭:关闭LDPC 缺省情况下,LDPC(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Code)处于关闭状态 |
智能天线 |
· 开启:开启智能天线 · 关闭:关闭智能天线 使用智能天线,可以有以下作用: · 保证覆盖范围内的客户端具有较高和稳定的带宽 · 在高密度的无线网络环境中,减少AP和客户端之间形成的干扰,避开非无线设备形成的干扰 缺省情况下,智能天线处于开启状态 只有为射频配置使用内置天线的情况下,智能天线才会起作用。在导航栏中选择“射频 > 天线切换”页面可以选择内置天线 不支持智能天线的设备该选项为不可选状态 |
智能天线策略 |
· 自动:使用自适应策略,对语音视频等报文使用高可靠性策略,对其它报文使用高吞吐量策略 · 可靠性:使用高可靠性策略 · 高吞吐量:使用高吞吐量策略 缺省情况下,智能天线使用自适应策略 |
(1) 在导航栏中选择“射频管理 > 速率设置”,进入射频速率的配置页面,如下图所示。
(2) 配置802.11a/802.11b/802.11g射频速率,详细配置如下表所示。
(3) 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表1-3 802.11a/802.11b/802.11g射频速率的详细配置
配置项 |
说明 |
802.11a |
802.11a速率设置 缺省情况下: · 强制速率:6,12,24; · 支持速率:9,18,36,48,54; · 组播速率:自动从强制速率集中选取,在所有客户端都支持的强制速率中选取发送速率,作为BSS中的多播报文的发送速率 |
802.11b |
802.11b速率设置 缺省情况下: · 强制速率:1,2; · 支持速率:5.5,11; · 组播速率:自动从强制速率集中选取,在所有客户端都支持的强制速率中选取发送速率,作为BSS中的多播报文的发送速率 |
802.11g |
802.11g速率设置 缺省情况下: · 强制速率:1,2,5.5,11; · 支持速率:6,9,12,18,24,36,48,54; · 组播速率:自动从强制速率集中选取,在所有客户端都支持的强制速率中选取发送速率,作为BSS中的多播报文的发送速率 |
802.11n射频速率的配置通过MCS(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调制与编码策略)索引值实现。MCS调制编码表是802.11n协议为表征WLAN的通讯速率而提出的一种表示形式。MCS将所关注的影响通讯速率的因素作为表的列,将MCS索引作为行,形成一张速率表。所以,每一个MCS索引其实对应了一组参数下的物理传输速率,下面分别列举了带宽为20MHz和带宽为40MHz的MCS速率表(全部速率的描述可参见“IEEE P802.11n D2.00”)。
从表中可以得到结论:当MSC索引取值为0~7时,空间流数量为1,当MCS=7时,速率值最大。当MSC索引取值为8~15时,空间流数量为2,当MCS=15时,速率值最大。当MSC索引取值为16~23时,空间流数量为3,当MCS=23时,速率值最大。
完整的MCS对应速率表可参见“IEEE 802.11n-2009”。
表1-4 MCS对应速率表(20MHz)
MCS索引 |
空间流数量 |
调制方式 |
速率(Mb/s) |
|
800ns GI |
400ns GI |
|||
0 |
1 |
BPSK |
6.5 |
7.2 |
1 |
1 |
QPSK |
13.0 |
14.4 |
2 |
1 |
QPSK |
19.5 |
21.7 |
3 |
1 |
16-QAM |
26.0 |
28.9 |
4 |
1 |
16-QAM |
39.0 |
43.3 |
5 |
1 |
64-QAM |
52.0 |
57.8 |
6 |
1 |
64-QAM |
58.5 |
65.0 |
7 |
1 |
64-QAM |
65.0 |
72.2 |
8 |
2 |
BPSK |
13.0 |
14.4 |
9 |
2 |
QPSK |
26.0 |
28.9 |
10 |
2 |
QPSK |
39.0 |
43.3 |
11 |
2 |
16-QAM |
52.0 |
57.8 |
12 |
2 |
16-QAM |
78.0 |
86.7 |
13 |
2 |
64-QAM |
104.0 |
115.6 |
14 |
2 |
64-QAM |
117.0 |
130.0 |
15 |
2 |
64-QAM |
130.0 |
144.4 |
16 |
3 |
BPSK |
19.5 |
21.7 |
17 |
3 |
QPSK |
39.0 |
43.3 |
18 |
3 |
QPSK |
58.5 |
65.0 |
19 |
3 |
16-QAM |
78.0 |
86.7 |
20 |
3 |
16-QAM |
117.0 |
130.0 |
21 |
3 |
64-QAM |
156.0 |
173.3 |
22 |
3 |
64-QAM |
175.5 |
195.0 |
23 |
3 |
64-QAM |
195.0 |
216.7 |
表1-5 MCS对应速率表(40MHz)
MCS索引 |
空间流数量 |
调制方式 |
速率(Mb/s) |
|
800ns GI |
400ns GI |
|||
0 |
1 |
BPSK |
13.5 |
15.0 |
1 |
1 |
QPSK |
27.0 |
30.0 |
2 |
1 |
QPSK |
40.5 |
45.0 |
3 |
1 |
16-QAM |
54.0 |
60.0 |
4 |
1 |
16-QAM |
81.0 |
90.0 |
5 |
1 |
64-QAM |
108.0 |
120.0 |
6 |
1 |
64-QAM |
121.5 |
135.0 |
7 |
1 |
64-QAM |
135.0 |
150.0 |
8 |
2 |
BPSK |
27.0 |
30.0 |
9 |
2 |
QPSK |
54.0 |
60.0 |
10 |
2 |
QPSK |
81.0 |
90.0 |
11 |
2 |
16-QAM |
108.0 |
120.0 |
12 |
2 |
16-QAM |
162.0 |
180.0 |
13 |
2 |
64-QAM |
216.0 |
240.0 |
14 |
2 |
64-QAM |
243.0 |
270.0 |
15 |
2 |
64-QAM |
270.0 |
300.0 |
16 |
3 |
BPSK |
40.5 |
45 |
17 |
3 |
QPSK |
81.0 |
90.0 |
18 |
3 |
QPSK |
121.5 |
135.0 |
19 |
3 |
16-QAM |
162.0 |
180.0 |
20 |
3 |
16-QAM |
243.0 |
270.0 |
21 |
3 |
64-QAM |
324.0 |
360.0 |
22 |
3 |
64-QAM |
364.5 |
405.0 |
23 |
3 |
64-QAM |
405.0 |
450.0 |
用户对MCS的配置分为三类,配置基本MCS、支持MCS和组播MCS。配置输入的MCS索引是一个范围,即指0~配置值,如输入5,即指定了所要输入的MCS范围为0~5。
· 基本MCS:基本MCS是指AP正常工作所必须支持的MCS速率集,客户端必须满足AP所配置的基本MCS速率才能够与AP以802.11n模式进行连接。
· 支持MCS:支持MCS速率集是在AP的基本MCS速率集基础上AP所能够支持的更高的速率集合,用户可以配置支持MCS速率集让客户端在满足基本MCS的前提下选择更高的速率与AP进行连接。
· 组播MCS:802.11n的组播MCS索引。
(1) 在导航栏中选择“射频 > 速率设置”,进入射频速率的配置页面,如图1-3所示。在页面802.11n部分进行射频速率的配置,如下图所示。
图1-4 配置802.11n射频速率
(2) 配置802.11n速率,详细配置如下表所示。
(3) 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表1-6 802.11n射频速率的详细配置
配置项 |
说明 |
基本MCS集最大MCS索引 |
选中“基本MCS集最大MCS索引”前的复选框,设置802.11n的基本MCS集的最大MCS索引号 |
组播MCS索引 |
设置802.11n的组播MCS索引 对于802.11n模式,当所有的客户端都使用802.11n射频时,才使用组播MCS索引,如果存在非802.11n客户端,则使用基础模式的组播速率 · 在设置组播MCS索引时,如果设置的值超过了射频支持的最大值,则实际采用的组播MCS索引值为射频支持的最大值 · 组播MCS起作用时,无论是20M模式还是40M模式,统一采用20M模式没有开启SGI功能时对应的速率进行发送 |
支持MCS集最大MCS索引 |
设置802.11n的支持MCS集的最大MCS索引号 需要注意的是,支持MCS集最大MCS索引不能小于基本MCS集最大MCS索引 |
· 关于MCS的详细介绍请参见“WLAN配置指导”中的“WLAN RRM”。
· 在WDS使用802.11n射频的情况下,请确保在各AP上关于MCS索引的配置保持一致。
802.11ac射频速率的配置通过NSS(Number of Spatial Streams,空间流数)值实现。802.11ac协议表示WLAN的通讯速率的方式与802.11n协议有很大的不同。在802.11ac协议中,提出了与MCS类似的VHT-MCS(Very High Throughput 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超高吞吐量调制与编码策略)概念来表征WLAN的通讯速率。VHT-MCS将所关注的影响通讯速率的因素作为表的列,将VHT-MCS索引作为行,形成一张速率表。但在802.11ac协议中,VHT-MCS速率表与空间流数共同决定VHT-MCS索引对应的一组参数下的物理传输速率,表1-7、表1-8和表1-9分别列举了带宽为20MHz、带宽为40MHz和带宽为80MHz针对于NSS = 1情况的VHT-MCS速率表。
根据协议:空间流数取值范围为1~8;在每个空间流数中,VHT-MSC索引取值范围为0~9。
完整的VHT-MCS对应速率表可参见“IEEE Draft P802.11ac_D5.0”。
表1-7 VHT-MCS对应速率表(20MHz Nss = 1)
VHT-MCS索引 |
调制方式 |
速率(Mb/s) |
|
800ns GI |
400ns GI |
||
0 |
BPSK |
6.5 |
7.2 |
1 |
QPSK |
13.0 |
14.4 |
2 |
QPSK |
19.5 |
21.7 |
3 |
16-QAM |
26.0 |
28.9 |
4 |
16-QAM |
39.0 |
43.3 |
5 |
64-QAM |
52.0 |
57.8 |
6 |
64-QAM |
58.5 |
65.0 |
7 |
64-QAM |
65.0 |
72.2 |
8 |
256-QAM |
78.0 |
86.7 |
9 |
not valid |
表1-8 VHT-MCS对应速率表(40MHz Nss = 1)
MCS索引 |
调制方式 |
速率(Mb/s) |
|
800ns GI |
400ns GI |
||
0 |
BPSK |
13.5 |
15.0 |
1 |
QPSK |
27.0 |
30.0 |
2 |
QPSK |
40.5 |
45.0 |
3 |
16-QAM |
54.0 |
60.0 |
4 |
16-QAM |
81.0 |
90.0 |
5 |
64-QAM |
108.0 |
120.0 |
6 |
64-QAM |
121.5 |
135.0 |
7 |
64-QAM |
135.0 |
150.0 |
8 |
256-QAM |
162.0 |
180.0 |
9 |
256-QAM |
180.0 |
200.0 |
表1-9 VHT-MCS对应速率表(80MHz Nss = 1)
MCS索引 |
调制方式 |
速率(Mb/s) |
|
800ns GI |
400ns GI |
||
0 |
BPSK |
29.3 |
32.5 |
1 |
QPSK |
58.5 |
65.0 |
2 |
QPSK |
87.8 |
97.5 |
3 |
16-QAM |
117.0 |
130.0 |
4 |
16-QAM |
175.5 |
195.0 |
5 |
64-QAM |
234.0 |
260.0 |
6 |
64-QAM |
263.3 |
292.5 |
7 |
64-QAM |
292.5 |
325.0 |
8 |
256-QAM |
351.0 |
390.0 |
9 |
256-QAM |
390.0 |
433.3 |
NSS分为三类:基本NSS、支持NSS和组播NSS。
· 基本NSS:基本NSS是指AP正常工作所必须支持的NSS,客户端必须满足AP所配置的基本NSS才能够与AP以802.11ac模式进行连接。
· 支持NSS:支持NSS是在AP的基本NSS基础上AP所能够支持的更高的速率集合,用户可以配置支持NSS速率集让客户端在满足基本NSS的前提下选择更高的速率与AP进行连接。
· 组播NSS:在基本NSS的基础上,AP所能够支持的更高的组播NSS集合,组播NSS使设备能够以配置的组播NSS发送组播数据。
需要注意的是:
· 配置NSS值时,输入的NSS值表示的是一个范围,即指0~配置值,例如输入5,则表示指定了所设置的NSS值为0~5。
· 针对802.11ac类型射频配置组播速率,不仅需要指定组播NSS,同时需要指定具体的组播VHT-MCS。
(1) 在导航栏中选择“射频 > 速率设置”,进入射频速率的配置页面,如图1-3所示。在页面802.11ac部分进行射频速率的配置,如下图所示。
图1-5 配置802.11ac射频速率
(2) 配置802.11ac速率,详细配置如下表所示。
(3) 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表1-10 802.11ac射频速率的详细配置
配置项 |
说明 |
最大基本空间流数 |
802.11ac的基本最大空间流数 |
组播空间流数 |
802.11ac的组播空间流数 |
最大支持空间流数 |
802.11ac的支持速率集的最大空间流数 |
组播VHT-MCS索引 |
802.11ac的组播VHT-MCS索引 |
(1) 在导航栏中选择“射频> 功率信道优化”,默认进入“功率信道信息”页签的页面。
(2) 点击射频单元,可以查看信道切换记录,如下图所示。信道切换记录的各字段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1-11 信道切换记录描述表
字段 |
描述 |
NO |
显示信道切换记录的顺序号 |
Chl(After/Before) |
显示信道变化情况(变更后/变更前) |
Date(yyyy-mm-dd) |
显示发生信道切换的日期(年-月-日) |
Time(hh:mm:ss) |
显示发生信道切换的时间(时:分:秒) |
(1) 在导航栏中选择“射频> 功率信道优化”。
(2) 选择“参数设置”页签,进入功率信道优化参数的配置页面,如下图所示。
(3) 配置功率信道优化的参数,详细配置如下表所示。
(4) 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字段 |
说明 |
802.11g保护功能 |
当网络中同时接入了802.11b和802.11g的用户,由于调制方式不同,这两种用户很容易产生冲突,导致网络速率严重下降。为了保证802.11b用户和802.11g用户能够同时正常工作,可启动802.11g保护机制,使运行802.11g的设备发送RTS/CTS或CTS-to-self来避免和802.11b设备发生冲突,确保802.11b和802.11g用户可以同时工作 · 开启:开启802.11g保护功能 · 关闭:关闭802.11g保护功能 以下两种情况会使运行802.11g的AP启动802.11g保护功能: 情况一:802.11b的客户端和运行802.11g的AP相关联; 情况二:运行802.11g的AP探测到周边同一信道内的运行802.11b的AP或无线客户端 · 需要注意的是,开启802.11g保护功能会降低网络性能 · 这里的开启“802.11g保护功能”,仅是针对“情况二”。对于“情况一”,802.11g保护功能始终是启用的,不受用户界面配置所控制 |
802.11g保护方式 |
· RTS/CTS:使用RTS/CTS方式实现802.11g保护方式。当AP向某个客户端发送数据的时候,AP会向客户端发送一个RTS报文,这样所有在AP覆盖范围内设备在收到RTS后都会在指定的时间内不发送数据。该客户端收到RTS后,会再发送一个CTS报文,这样保证在该客户端覆盖范围内的所有的设备都会在指定的时间内不发送数据 · CTS-to-Self:使用CTS-to-Self方式实现802.11g保护方式。当AP需要向客户端发送报文的时候,会使用自己的地址发送一个CTS通告AP要发送报文,这样所有在AP覆盖范围内设备都会在指定的时间内不发送数据 |
802.11n保护方式 |
802.11n保护方式可以采用RTS/CTS或CTS-to-self方式,两种方式的实现机制与802.11g保护方式相同,此处不再重复 |
802.11n保护功能 |
· 开启:开启802.11n保护功能。当周围环境中如果存在非802.11n设备或非802.11n客户端时,需要开启802.11n保护机制 · 关闭:关闭802.11n保护功能 |
频谱管理 |
· 开启:开启802.11a频段的频谱管理 · 关闭:关闭802.11a频段的频谱管理 缺省情况下,频谱管理处于关闭状态 开启频谱管理功能后,AP会通告其功率能力和对客户端的功率限制 |
功率限制 |
将设置的限制功率值通知给802.11a客户端。例如,配置功率限制值为5,设备会通知802.11a客户端将其最大发送功率降低5dBm 缺省情况下,不对802.11a客户端发送的功率进行限制 在配置功率限制前,需要先开启频谱管理,否则该配置无效 |
(1) 在导航栏中选择“射频 > 信道扫描”,默认进入“信道扫描”页签的页面,如下图所示。
(2) 配置信道扫描,详细配置如下表所示。
(3) 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配置项 |
说明 |
扫描802.11h信道 |
802.11h信道即雷达信道,使用了部分和802.11a重叠的频段,一旦设备选择了和802.11h相同的信道作为工作信道,可能会影响无线网络的服务质量。排除802.11h信道,设备在选择信道时,只扫描属于配置区域码的非802.11h信道,避免和802.11h信道产生冲突 · 包含:表示初始信道选择时,扫描的信道中包括802.11h信道 · 排除:表示初始信道选择时,扫描的信道中不包括802.11h信道 缺省情况下,选择信道没有限制,即扫描包括802.11h的所有属于国家码的合法信道 |
扫描类型 |
设置扫描类型: · 主动:主动扫描类型。主动扫描模下,AP主动发送Probe Request报文,这种方式使AP更容易地发现周围设备。 · 被动:被动扫描类型。当AP需要节省电量时,可以使用被动扫描。一般语音终端通常使用被动扫描方式 缺省情况下,扫描类型为被动扫描 当AP具有检测功能时,扫描类型的含义如下: · 主动:在扫描过程中会模拟客户端发送Probe Request报文 · 被动:在扫描过程中不会发送Probe Request报文 当AP具有检测功能时,将扫描模式设置为主动扫描类型,可以增加检测到周围设备的概率 |
扫描报告间隔 |
设置扫描报告间隔为指定值 · 如果将扫描报告间隔设置的偏长,则每次扫描报告中检测到的设备会较多,有利于扫描检测的正确性 · 如果将扫描报告间隔设置的偏短,则扫描报告上送的频率会较快 当AP具有检测功能时,扫描报告间隔会影响扫描结果能否及时被处理和消息交互的频繁程度,请权衡网络中的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
5GHz/2.4GHz信道排除列表 |
为了避免设备在自动选择信道时使用某些不合适的信道,用户可以通过配置信道排除列表使部分信道不参与信道选择。配置信道排除列表之后,设备在进行信道选择前会过滤指定的信道,被排除的信道将不会参与自动选择信道(无线接入服务)、自动信道调整。WIDS攻击检测等不会受此配置影响 选中信道前的复选框,将信道加入到5GHz/2.4GHz信道排除列表中 缺省情况下,信道排除列表中不存在任何信道 · 信道排除列表的选择范围不受国家码限制,即不在当前国家码范围内的信道也可被添加到信道排除列表中。修改国家码不会影响已经配置的信道排除列表。设备会在没有被排除的信道及国家码支持信道的交集内选择信道,因此在配置此功能时,请不要将当前国家码下的所有信道都添加到信道排除列表中 · 本功能只对自动选择信道、自动信道调整功能生效 · 如果用户将设备自动选择出来的信道加入到信道排除列表,那么设备会先自动关闭射频,再开启射频,然后会在没有被排除的信道及国家码支持信道的交集内重新选择一个可用信道 · 自动选择出来的主信道加入到信道排除列表,设备会重新选择一个可用的主信道;在设备自动选择主信道的情况下,如果将辅信道加入到信道排除列表,设备也会重新选择辅信道,如果设备找不到可用的辅信道,无线接入服务将没有可用信道 |
FAT AP支持以下三种工作模式:
· 普通工作模式
当AP工作在普通模式时,如下图所示,AP 1和AP 2作为无线接入点,为无线客户端提供接入服务。
图1-9 普通工作模式
· 监测工作模式
当AP工作在监测模式时,AP需要扫描无线环境中的设备,记录检测记录,此时AP仅做监测AP,不做接入AP。如下图所示,将AP 2设置为监测模式,AP 2将监听所有的802.11帧,检测记录请参见“1.5.1 查看检测记录”。
图1-10 监测工作模式
· 混合工作模式
当AP工作在混合模式时,如下图所示,AP可以在做监测AP的同时也可以作为无线接入点。
图1-11 混合工作模式
当AP工作在监测工作模式或混合工作模式时,可以对周围的无线环境进行检测。网络管理员通过查看检测记录,可以监控无线环境的质量,以便在干扰较强时,能够对网络环境及时进行调整。
(1) 在导航栏中选择“射频 > 信道扫描”。
(2) 选择“AP监测”页签,进入AP工作模式的配置页面,如下图所示。
图1-12 设置AP监测的工作模式
(3) 配置AP工作模式,详细配置如下表所示。
(4) 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表1-14 AP工作模式的详细配置
说明 |
|
工作模式 |
设置工作模式: · 普通:AP仅传输WLAN用户的数据,不进行任何监测 · 监测:在这种模式下,AP需要扫描无线环境中的设备,此时AP仅做监测AP,不做接入AP。当AP工作在监测模式时,该AP提供的所有WLAN服务都将关闭。处于监测模式的AP,监听所有802.11帧 · 混合:在这种模式下,AP可以在做监测AP的同时也传输WLAN数据 · 当AP从普通或混合模式切换到监测模式时,不再提供接入服务,会使已经上线的客户端下线 · 当AP从监测模式切换到普通或混合模式时,AP会重启 |
· 如果AP工作模式为“混合”,需要对无线服务进行配置,这样AP在监测的同时可以提供无线服务。
· 如果AP工作模式为“监测”,那么AP不需要提供无线服务,不必配置无线服务。
在导航栏中选择“射频 > 信道环境检测”,默认进入“检测记录”页签的页面,如下图所示。
目前支持检测AP、Wireless bridge、Client和Adhoc四种设备类型。
(1) 在导航栏中选择“射频 > 信道环境检测”。
(2) 选择“历史记录”页签,进入历史记录页面。
(3) 在页面上部配置检测记录老化时间,如下图所示。
(4) 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1) 在导航栏中选择“射频 > 信道环境检测”。
(2) 选择“历史记录”页签,进入历史记录页面。
(3) 在页面下部的列表中查看信道环境监测的历史记录,如下图所示。
如果在老化时间内,“检测记录”的表项没有再被检测到,那么该表项会从检测记录中删除并被添加到历史记录中。
在导航栏中选择“射频> 天线切换”,如下图所示,可以给相应的射频模式选择适当的天线。
不同款型规格的资料略有差异, 详细信息请向具体销售和400咨询。H3C保留在没有任何通知或提示的情况下对资料内容进行修改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