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与解决方案
  • 行业解决方案
  • 服务
  • 支持
  • 合作伙伴
  • 新华三人才研学中心
  • 关于我们

04-二层技术-以太网交换配置指导

目录

02-以太网链路聚合配置

本章节下载 02-以太网链路聚合配置  (343.79 KB)

02-以太网链路聚合配置


1 以太网链路聚合

1.1  以太网链路聚合简介

以太网链路聚合通过将多条以太网物理链路捆绑在一起形成一条以太网逻辑链路,实现增加链路带宽的目的,同时这些捆绑在一起的链路通过相互动态备份,可以有效地提高链路的可靠性。

图1-1所示,Device A与Device B之间通过三条以太网物理链路相连,将这三条链路捆绑在一起,就成为了一条逻辑链路Link aggregation 1。这条逻辑链路的带宽最大可等于三条以太网物理链路的带宽总和,增加了链路的带宽;同时,这三条以太网物理链路相互备份,当其中某条物理链路down,还可以通过其他两条物理链路转发报文。

图1-1 链路聚合示意图

 

1.1.1  基本概念

1. 聚合组、成员端口和聚合接口

链路捆绑是通过接口捆绑实现的,多个以太网接口捆绑在一起后形成一个聚合组,而这些被捆绑在一起的以太网接口就称为该聚合组的成员端口。每个聚合组唯一对应着一个逻辑接口,称为聚合接口。聚合组与聚合接口的编号是相同的,例如聚合组1对应于聚合接口1。聚合组/聚合接口可以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     二层聚合组/二层聚合接口:二层聚合组的成员端口全部为二层以太网接口,其对应的聚合接口称为二层聚合接口。

·     三层聚合组/三层聚合接口:三层聚合组的成员端口全部为三层以太网接口,其对应的聚合接口称为三层聚合接口。在创建了三层聚合接口之后,还可继续创建该三层聚合接口的子接口,即三层聚合子接口。

聚合接口的速率和双工模式取决于对应聚合组内的选中端口(请参见“1.1.1  2. 成员端口的状态”):聚合接口的速率等于所有选中端口的速率之和,聚合接口的双工模式则与选中端口的双工模式相同。

说明

目前,设备仅支持三层聚合组/三层聚合接口类型。

 

2. 成员端口的状态

聚合组内的成员端口具有以下三种状态:

·     选中(Selected)状态:此状态下的成员端口可以参与数据的转发,处于此状态的成员端口称为“选中端口”。

·     非选中(Unselected)状态:此状态下的成员端口不能参与数据的转发,处于此状态的成员端口称为“非选中端口”。

·     独立(Individual)状态:此状态下的成员端口可以作为普通物理口参与数据的转发。当聚合接口配置为聚合边缘接口,其成员端口未收到对端端口发送的LACP报文时,处于该状态。

3. 操作Key

操作Key是系统在进行链路聚合时用来表征成员端口聚合能力的一个数值,它是根据成员端口上的一些信息(包括该端口的速率、双工模式等)的组合自动计算生成的,这个信息组合中任何一项的变化都会引起操作Key的重新计算。在同一聚合组中,所有的选中端口都必须具有相同的操作Key。

4. 配置分类

根据对成员端口状态的影响不同,成员端口上的配置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1)     属性类配置:包含的配置内容如表1-1所示。在聚合组中,只有与对应聚合接口的属性类配置完全相同的成员端口才能够成为选中端口。

表1-1 属性类配置的内容

配置项

内容

端口隔离

端口是否加入隔离组、端口所属的端口隔离组

QinQ配置

端口的QinQ功能开启/关闭状态、VLAN Tag的TPID值、VLAN透传。关于QinQ配置的详细描述请参见“二层技术-以太网交换配置指导”中的“QinQ”

VLAN配置

端口上允许通过的VLAN、端口缺省VLAN、端口的链路类型(即Trunk、Hybrid、Access类型)、端口的工作模式(即promiscuous、trunk promiscuous、host、trunk secondary模式)、VLAN报文是否带Tag配置。有关VLAN配置的详细描述,请参见“二层技术-以太网交换配置指导”中的“VLAN”

 

说明

·     在聚合接口上所作的属性类配置,将被自动同步到对应聚合组内的所有成员端口上。当聚合接口被删除后,这些配置仍将保留在这些成员端口上。

·     由于成员端口上属性类配置的改变可能导致其选中/非选中状态发生变化,进而对业务产生影响,因此当在成员端口上进行此类配置时,系统将给出提示信息,由用户来决定是否继续执行该配置。

 

(2)     协议类配置:是相对于属性类配置而言的,包含的配置内容有MAC地址学习等。在聚合组中,即使某成员端口与对应聚合接口的协议配置存在不同,也不会影响该成员端口成为选中端口。

说明

 

5. 聚合模式

链路聚合分为静态聚合和动态聚合两种模式,它们各自的优点如下所示:

·     静态聚合模式:一旦配置好后,端口的选中/非选中状态就不会受网络环境的影响,比较稳定。

·     动态聚合模式:能够根据对端和本端的信息调整端口的选中/非选中状态,比较灵活。

处于静态聚合模式下的聚合组称为静态聚合组,处于动态聚合模式下的聚合组称为动态聚合组。

1.1.2  静态聚合模式

静态聚合模式的工作机制如下所述。

1. 选择参考端口

参考端口从本端的成员端口中选出,其操作Key和属性类配置将作为同一聚合组内的其他成员端口的参照,只有操作Key和属性类配置与参考端口一致的成员端口才能被选中。

对于聚合组内处于up状态的端口,按照端口的高端口优先级->全双工/高速率->全双工/低速率->半双工/高速率->半双工/低速率的优先次序,选择优先次序最高、且属性类配置与对应聚合接口相同的端口作为参考端口;如果多个端口优先次序相同,首先选择原来的选中端口作为参考端口;如果此时多个优先次序相同的端口都是原来的选中端口,则选择其中端口号最小的端口作为参考端口;如果多个端口优先次序相同,且都不是原来的选中端口,则选择其中端口号最小的端口作为参考端口。

2. 确定成员端口的状态

静态聚合组内成员端口状态的确定流程如图1-2所示。

图1-2 静态聚合组内成员端口状态的确定流程

 

确定静态聚合组内成员端口状态时,需要注意:

·     当一个成员端口的操作Key或属性类配置改变时,其所在静态聚合组内各成员端口的选中/非选中状态可能会发生改变。

·     当静态聚合组内选中端口的数量已达到上限时,后加入的成员端口即使满足成为选中端口的所有条件,也不会立即成为选中端口。这样能够尽量维持当前选中端口上的流量不中断,但是由于设备重启时会重新计算选中端口,因此可能导致设备重启前后各成员端口的选中/非选中状态不一致。

1.1.3  动态聚合模式

动态聚合模式通过LACP(Link Aggregation Control Protocol,链路聚合控制协议)协议实现,LACP协议的内容及动态聚合模式的工作机制如下所述。

1. LACP协议

基于IEEE802.3ad标准的LACP协议是一种实现链路动态聚合的协议,运行该协议的设备之间通过互发LACPDU来交互链路聚合的相关信息。

动态聚合组内的成员端口可以收发LACPDU(Link Aggregation Control Protocol Data Unit,链路聚合控制协议数据单元),本端通过向对端发送LACPDU通告本端的信息。当对端收到该LACPDU后,将其中的信息与所在端其他成员端口收到的信息进行比较,以选择能够处于选中状态的成员端口,使双方可以对各自接口的选中/非选中状态达成一致。

(1)     LACP协议的功能

LACP协议的功能分为基本功能和扩展功能两大类,如表1-2所示。

表1-2 LACP协议的功能分类

类别

说明

基本功能

利用LACPDU的基本字段可以实现LACP协议的基本功能。基本字段包含以下信息:系统LACP优先级、系统MAC地址、端口优先级、端口编号和操作Key

 

(2)     LACP工作模式

LACP工作模式分为ACTIVE和PASSIVE两种。

如果动态聚合组内成员端口的LACP工作模式为PASSIVE,且对端的LACP工作模式也为PASSIVE时,两端将不能发送LACPDU。如果两端中任何一端的LACP工作模式为ACTIVE时,两端将可以发送LACPDU。

(3)     LACP优先级

根据作用的不同,可以将LACP优先级分为系统LACP优先级和端口优先级两类,如表1-3所示。

表1-3 LACP优先级的分类

类别

说明

比较标准

系统LACP优先级

用于区分两端设备优先级的高低。当两端设备中的一端具有较高优先级时,另一端将根据优先级较高的一端来选择本端的选中端口,这样便使两端设备的选中端口达成了一致

优先级数值越小,优先级越高

端口优先级

用于区分各成员端口成为选中端口的优先程度

 

(4)     LACP超时时间

LACP超时时间是指成员端口等待接收LACPDU的超时时间,在LACP超时时间之后,如果本端成员端口仍未收到来自对端的LACPDU,则认为对端成员端口已失效。

LACP超时时间同时也决定了对端发送LACPDU的速率。LACP超时有短超时(3秒)和长超时(90秒)两种。若LACP超时时间为短超时,则对端将快速发送LACPDU(每1秒发送1个LACPDU);若LACP超时时间为长超时,则对端将慢速发送LACPDU(每30秒发送1个LACPDU)。

2. 动态聚合模式的工作机制:

(1)     选择参考端口

参考端口从聚合链路两端处于up状态的成员端口中选出,其操作Key和属性类配置将作为同一聚合组内的其他成员端口的参照,只有操作Key和属性类配置与参考端口一致的成员端口才能被选中。

·     首先,从聚合链路的两端选出设备ID(由系统的LACP优先级和系统的MAC地址共同构成)较小的一端:先比较两端的系统LACP优先级,优先级数值越小其设备ID越小;如果优先级相同再比较其系统MAC地址,MAC地址越小其设备ID越小。

·     其次,对于设备ID较小的一端,再比较其聚合组内各成员端口的端口ID(由端口优先级和端口的编号共同构成):先比较端口优先级,优先级数值越小其端口ID越小;如果优先级相同再比较其端口号,端口号越小其端口ID越小。端口ID最小、且属性类配置与对应聚合接口相同的端口作为参考端口。

(2)     确定成员端口的状态

在设备ID较小的一端,动态聚合组内成员端口状态的确定流程如图1-3所示。

图1-3 动态聚合组内成员端口状态的确定流程

 

与此同时,设备ID较大的一端也会随着对端成员端口状态的变化,随时调整本端各成员端口的状态,以确保聚合链路两端成员端口状态的一致。

确定动态聚合组内成员端口状态时,需要注意:

·     当动态聚合组内同时存在全双工端口和半双工端口时,全双工端口将优先成为选中端口;只有当所有全双工端口都无法成为选中端口,或动态聚合组内只有半双工端口时,才允许从半双工端口中选出一个成为选中端口,且只有一个半双工端口可成为选中端口。

·     当一个成员端口的操作Key或属性类配置改变时,其所在动态聚合组内各成员端口的选中/非选中状态可能会发生改变。

·     当本端端口的选中/非选中状态发生改变时,其对端端口的选中/非选中状态也将随之改变。

·     当动态聚合组内选中端口的数量已达到上限时,后加入的成员端口一旦满足成为选中端口的所有条件,就会立刻取代已不满足条件的端口成为选中端口。

1.1.4  聚合边缘接口

在网络设备与服务器等终端设备相连的场景中,当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都配置了动态聚合模式时,若终端设备发生重启,在该终端设备重启完成前,其聚合成员端口不会向外发送LACP报文,故相连网络设备的部分聚合成员端口因没有收到对端的LACP报文无法被选中,从而无法正常工作,造成报文丢失。此时若要求在终端设备重启完成前,该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的报文无丢失,可通过配置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相连的聚合接口为聚合边缘接口,使该聚合组内的所有成员端口都作为普通物理口转发报文,从而保证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的报文都能被正常处理。当终端设备完成重启,其聚合成员端口正常发送LACP报文后,网络设备的聚合成员端口会自动恢复正常。

1.1.5  聚合负载分担类型

通过采用不同的聚合负载分担类型,可以实现灵活地对聚合组内流量进行负载分担。聚合负载分担的类型可以归为以下几类:

·     逐流负载分担:按照报文的源/目的MAC地址、VLAN标签、源/目的服务端口、入端口、源/目的IP地址、IP协议类型、MPLS标签或接口的带宽利用率中的一种或某几种的组合区分流,使属于同一数据流的报文从同一条成员链路上通过。按照接口的带宽利用率区分流时,会选择聚合组内带宽利用率最低的接口转发用户流量,该用户的流量会一直使用此接口进行转发。

·     逐包负载分担:不区分数据流,而是以报文为单位,将流量分担到不同的成员链路上进行传输。

1.2  以太网链路聚合配置任务简介

表1-4 以太网链路聚合配置任务简介

配置任务

说明

详细配置

配置聚合组

配置静态聚合组

二者必选其一

1.3.1 

配置动态聚合组

1.3.2 

聚合接口相关配置

配置聚合接口的描述信息

可选

1.4.1 

配置三层聚合接口MTU

可选

1.4.2 

限制聚合组内选中端口的数量

可选

1.4.3 

配置聚合接口的期望带宽

可选

1.4.4 

配置聚合接口为聚合边缘接口

可选

1.4.5 

关闭聚合接口

可选

1.4.6 

恢复聚合接口的缺省配置

可选

1.4.7 

配置聚合负载分担

可选

1.5 

配置聚合流量重定向功能

可选

1.6 

 

1.3  配置聚合组

配置聚合组时,需要注意:

·     配置了下列功能的端口将不能加入三层聚合组:AC与交叉连接关联(请参见“MPLS配置指导”中的“MPLS L2VPN”)以及AC与VSI关联(请参见“MPLS配置指导”中的“VPLS”)。

·     建议不要将镜像反射端口加入聚合组,有关反射端口的详细介绍请参见“网络管理和监控配置指导”中的“端口镜像”。

·     用户删除聚合接口时,系统将自动删除对应的聚合组,且该聚合组内的所有成员端口将全部离开该聚合组。

·     聚合链路的两端应配置相同的聚合模式。

1.3.1  配置静态聚合组

对于静态聚合模式,用户需要保证在同一链路两端端口的选中/非选中状态的一致性,否则聚合功能无法正常使用。

1. 配置三层静态聚合组

表1-5 配置三层静态聚合组

操作

命令

说明

进入系统视图

system-view

-

创建三层聚合接口,并进入三层聚合接口视图

interface route-aggregation interface-number

创建三层聚合接口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同编号的三层聚合组,且该聚合组缺省工作在静态聚合模式下

退回系统视图

quit

-

进入三层以太网接口视图

interface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

多次执行此步骤可将多个三层以太网接口加入聚合组

将三层以太网接口加入聚合组

port link-aggregation group number

 

1.3.2  配置动态聚合组

对于动态聚合模式,聚合链路两端的设备会自动协商同一链路两端的端口在各自聚合组内的选中/非选中状态,用户只需保证本端聚合在一起的端口的对端也同样聚合在一起,聚合功能即可正常使用。

1. 配置三层动态聚合组

表1-6 配置三层动态聚合组

操作

命令

说明

进入系统视图

system-view

-

配置系统的LACP优先级

lacp system-priority system-priority

缺省情况下,系统的LACP优先级为32768

改变系统的LACP优先级,将会影响到动态聚合组成员的选中/非选中状态

创建三层聚合接口,并进入三层聚合接口视图

interface route-aggregation interface-number

创建三层聚合接口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同编号的三层聚合组,且该聚合组缺省工作在静态聚合模式下

配置聚合组工作在动态聚合模式下

link-aggregation mode dynamic

缺省情况下,聚合组工作在静态聚合模式下

退回系统视图

quit

-

进入三层以太网接口视图

interface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

多次执行此步骤可将多个三层以太网接口加入聚合组

将三层以太网接口加入聚合组

port link-aggregation group number

配置当前端口的LACP工作模式为PASSIVE

lacp mode passive

二者选其一

缺省情况下,端口的LACP工作模式为ACTIVE

配置当前端口的LACP工作模式为ACTIVE

undo lacp mode

配置端口优先级

link-aggregation port-priority port-priority

缺省情况下,端口优先级为32768

配置端口的LACP超时时间为短超时(3秒),并使对端快速发送LACPDU

lacp period short

缺省情况下,端口的LACP超时时间为长超时(90秒),对端慢速发送LACPDU

请不要在ISSU升级前配置LACP超时时间为短超时,否则在ISSU升级期间会出现网络流量中断,导致流量转发不通。有关ISSU升级的详细介绍请参见“基础配置指导”中的“ISSU配置”

 

1.4  聚合接口相关配置

本节对能够在聚合接口上进行的部分配置进行介绍。除本节所介绍的配置外,能够在三层以太网接口上进行的配置大多数也能在三层聚合接口上进行,具体配置请参见相关的配置指导。

1.4.1  配置聚合接口的描述信息

通过在接口上配置描述信息,可以方便网络管理员根据这些信息来区分各接口的作用。

表1-7 配置聚合接口的描述信息

操作

命令

说明

进入系统视图

system-view

-

进入三层聚合接口/子接口视图

interface route-aggregation { interface-number | interface-number.subnumber }

-

配置当前接口的描述信息

description text

缺省情况下,接口的描述信息为“接口名 Interface

 

1.4.2  配置三层聚合接口MTU

MTU(Maximum Transmission Unit,最大传输单元)参数会影响IP报文的分片与重组,可以通过下面的配置来改变MTU值。

表1-8 配置三层聚合接口MTU

操作

命令

说明

进入系统视图

system-view

-

进入三层聚合接口/子接口视图

interface route-aggregation { interface-number | interface-number.subnumber }

-

配置三层聚合接口/子接口的MTU值

mtu size

缺省情况下,三层聚合接口/子接口的MTU值为1500字节

 

1.4.3  限制聚合组内选中端口的数量

提示

本端和对端配置的聚合组中的最小/最大选中端口数必须一致。

 

聚合链路的带宽取决于聚合组内选中端口的数量,用户通过配置聚合组中的最小选中端口数,可以避免由于选中端口太少而造成聚合链路上的流量拥塞。当聚合组内选中端口的数量达不到配置值时,对应的聚合接口将不会up。具体实现如下:

·     如果聚合组内能够被选中的成员端口数小于配置值,这些成员端口都将变为非选中状态,对应聚合接口的链路状态也将变为down。

·     当聚合组内能够被选中的成员端口数增加至不小于配置值时,这些成员端口都将变为选中状态,对应聚合接口的链路状态也将变为up。

当配置了聚合组中的最大选中端口数之后,最大选中端口数将同时受配置值和设备硬件能力的限制,即取二者的较小值作为限制值。用户借此可实现两端口间的冗余备份:在一个聚合组中只添加两个成员端口,并配置该聚合组中的最大选中端口数为1,这样这两个成员端口在同一时刻就只能有一个成为选中端口,而另一个将作为备份端口。

表1-9 限制聚合组内选中端口的数量

操作

命令

说明

进入系统视图

system-view

-

进入三层聚合接口视图

interface route-aggregation interface-number

-

配置聚合组中的最小选中端口数

link-aggregation selected-port minimum number

缺省情况下,聚合组中的最小选中端口数不受限制

配置聚合组中的最大选中端口数

link-aggregation selected-port maximum number

缺省情况下,聚合组中的最大选中端口数仅受设备硬件能力的限制

 

1.4.4  配置聚合接口的期望带宽

表1-10 配置聚合接口的期望带宽

操作

命令

说明

进入系统视图

system-view

-

进入三层聚合接口/子接口视图

interface route-aggregation { interface-number | interface-number.subnumber }

-

配置当前接口的期望带宽

bandwidth bandwidth-value

缺省情况下,接口的期望带宽=接口的波特率÷1000(kbit/s)

 

1.4.5  配置聚合接口为聚合边缘接口

配置聚合接口为聚合边缘接口时,需要注意:

·     该配置仅在聚合接口对应的聚合组为动态聚合组时生效。

·     当聚合接口配置为聚合边缘接口后,聚合流量重定向功能将不能正常使用,聚合流量重定向功能的相关介绍请参见“1.6  ”。

表1-11 配置聚合接口为聚合边缘接口

操作

命令

说明

进入系统视图

system-view

-

进入三层聚合接口视图

interface route-aggregation interface-number

-

配置聚合接口为聚合边缘接口

lacp edge-port

缺省情况下,聚合接口不为聚合边缘接口

 

1.4.6  关闭聚合接口

对聚合接口的开启/关闭操作,将会影响聚合接口对应的聚合组内成员端口的选中/非选中状态和链路状态:

·     关闭聚合接口时,将使对应聚合组内所有处于选中状态的成员端口都变为非选中端口,且所有成员端口的链路状态都将变为down。

·     开启聚合接口时,系统将重新计算对应聚合组内成员端口的选中/非选中状态。

表1-12 关闭聚合接口

操作

命令

说明

进入系统视图

system-view

-

进入三层聚合接口/子接口视图

interface route-aggregation { interface-number | interface-number.subnumber }

-

关闭当前接口

shutdown

缺省情况下,三层聚合接口为关闭状态

 

1.4.7  恢复聚合接口的缺省配置

通过执行本操作可以将聚合接口下的所有配置都恢复为缺省配置。

表1-13 恢复聚合接口的缺省配置

操作

命令

说明

进入系统视图

system-view

-

进入三层聚合接口/子接口视图

interface route-aggregation { interface-number | interface-number.subnumber }

-

恢复当前聚合接口的缺省配置

default

-

 

1.5  配置聚合负载分担类型

聚合负载分担类型支持全局配置或在聚合组内配置两种方式:全局的配置对所有聚合组都有效,而聚合组内的配置只对当前聚合组有效。对于一个聚合组来说,优先采用该聚合组内的配置,只有该聚合组内未进行配置时,才采用全局的配置。

1. 全局配置聚合负载分担类型

表1-14 全局配置聚合负载分担类型

操作

命令

说明

进入系统视图

system-view

-

配置全局采用的聚合负载分担类型

link-aggregation global load-sharing mode { destination-ip | destination-mac | source-ip | source-mac | bandwidth-usage | per-packet

-

 

2. 在聚合组内配置聚合负载分担类型

表1-15 在聚合组内配置聚合负载分担类型

操作

命令

说明

进入系统视图

system-view

-

进入三层聚合接口视图

interface route-aggregation interface-number

-

配置聚合组内采用的聚合负载分担类型

link-aggregation load-sharing mode { destination-ip | destination-mac | source-ip | source-mac | per-packet }

-

 

1.6  配置聚合流量重定向功能

在使能了聚合流量重定向功能后,当重启设备上某块有聚合组选中端口的单板时,系统可以将该单板上的流量重定向到其他单板上,从而实现聚合链路上流量的不中断。(分布式设备-独立运行模式)

在使能了聚合流量重定向功能后,当重启IRF中某台有聚合组选中端口的成员设备或成员设备上某块有聚合组选中端口的单板时,系统可以将该设备或单板上的流量重定向到其他成员设备或单板上,从而实现聚合链路上流量的不中断。(分布式设备-IRF模式)

配置聚合流量重定向功能时,需要注意:

·     必须在聚合链路两端都使能聚合流量重定向功能才能实现聚合链路上流量的不中断。

·     如果同时使能聚合流量重定向功能和生成树功能,在重启单板/设备时会出现少量的丢包,因此不建议同时使能上述两个功能。

·     当聚合接口配置为聚合边缘接口后,聚合流量重定向功能将不能正常使用。

·     只有动态聚合组支持聚合流量重定向功能。

表1-16 配置聚合流量重定向功能

操作

命令

说明

进入系统视图

system-view

-

使能聚合流量重定向功能

link-aggregation lacp traffic-redirect-notification enable

缺省情况下,聚合流量重定向功能处于关闭状态

 

1.7  以太网链路聚合显示与维护

在完成上述配置后,在任意视图下执行display命令可以显示配置后以太网链路聚合的运行情况,通过查看显示信息验证配置的效果。

在用户视图下执行reset命令可以清除端口的LACP和聚合接口上的统计信息。

表1-17 以太网链路聚合显示与维护

操作

命令

显示聚合接口的相关信息

display interface [route-aggregation [ interface-number ] ] [ brief [ description | down ] ]

显示本端系统的设备ID

display lacp system-id

显示全局或聚合组内采用的聚合负载分担类型

display link-aggregation load-sharing mode [ interface [ route-aggregation interface-number ] ]

显示成员端口上链路聚合的详细信息

display link-aggregation member-port [ interface-list ]

显示所有聚合组的摘要信息

display link-aggregation summary

显示已有聚合接口所对应聚合组的详细信息

display link-aggregation verbose [ route-aggregation [ interface-number ] ]

清除成员端口上的LACP统计信息

reset lacp statistics [ interface interface-list ]

清除聚合接口上的统计信息

reset counters interface [ route-aggregation [ interface-number ] ]

 

1.8  以太网链路聚合典型配置举例

1.8.1  三层静态聚合配置举例

1. 组网需求

·     Device A与Device B通过各自的三层以太网接口GigabitEthernet2/0/1~GigabitEthernet2/0/3相互连接。

·     在Device A和Device B上分别配置三层静态链路聚合组,并为对应的三层聚合接口配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

2. 组网图

图1-4 三层静态聚合配置组网图

 

3. 配置步骤

(1)     配置Device A

# 创建三层聚合接口1,并为该接口配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

<DeviceA> system-view

[DeviceA] interface route-aggregation 1

[DeviceA-Route-Aggregation1] ip address 192.168.1.1 24

[DeviceA-Route-Aggregation1] quit

# 分别将接口GigabitEthernet2/0/1至GigabitEthernet2/0/3加入到聚合组1中。

[DeviceA]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2/0/1

[DeviceA-GigabitEthernet2/0/1] port link-aggregation group 1

[DeviceA-GigabitEthernet2/0/1] quit

[DeviceA]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2/0/2

[DeviceA-GigabitEthernet2/0/2] port link-aggregation group 1

[DeviceA-GigabitEthernet2/0/2] quit

[DeviceA]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2/0/3

[DeviceA-GigabitEthernet2/0/3] port link-aggregation group 1

[DeviceA-GigabitEthernet2/0/3] quit

(2)     配置Device B

Device B的配置与Device A相似,配置过程略。

4. 验证配置

# 查看Device A上所有聚合组的详细信息。

[DeviceA] display link-aggregation verbose

Loadsharing Type: Shar -- Loadsharing, NonS -- Non-Loadsharing

Port Status: S -- Selected, U -- Unselected, I -- Individual

Flags:  A -- LACP_Activity, B -- LACP_Timeout, C -- Aggregation,

        D -- Synchronization, E -- Collecting, F -- Distributing,

        G -- Defaulted, H -- Expired

 

Aggregate Interface: Route-Aggregation1

Aggregation Mode: Static

Loadsharing Type: NonS

  Port             Status  Priority Oper-Key

--------------------------------------------------------------------------------

  GE2/0/1          S       32768    1

  GE2/0/2          S       32768    1

  GE2/0/3          S       32768    1

以上信息表明,聚合组1为非负载分担类型的三层静态聚合组,包含有三个选中端口。

1.8.2  三层动态聚合配置举例

1. 组网需求

·     Device A与Device B通过各自的三层以太网接口GigabitEthernet2/0/1~GigabitEthernet2/0/3相互连接。

·     在Device A和Device B上分别配置三层动态链路聚合组,并为对应的三层聚合接口配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

2. 组网图

图1-5 三层动态聚合配置组网图

 

3. 配置步骤

(1)     配置Device A

# 创建三层聚合接口1,配置该接口为动态聚合模式,并为其配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

<DeviceA> system-view

[DeviceA] interface route-aggregation 1

[DeviceA-Route-Aggregation1] link-aggregation mode dynamic

[DeviceA-Route-Aggregation1] ip address 192.168.1.1 24

[DeviceA-Route-Aggregation1] quit

# 分别将接口GigabitEthernet2/0/1至GigabitEthernet2/0/3加入到聚合组1中。

[DeviceA]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2/0/1

[DeviceA-GigabitEthernet2/0/1] port link-aggregation group 1

[DeviceA-GigabitEthernet2/0/1] quit

[DeviceA]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2/0/2

[DeviceA-GigabitEthernet2/0/2] port link-aggregation group 1

[DeviceA-GigabitEthernet2/0/2] quit

[DeviceA]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2/0/3

[DeviceA-GigabitEthernet2/0/3] port link-aggregation group 1

[DeviceA-GigabitEthernet2/0/3] quit

(2)     配置Device B

Device B的配置与Device A相似,配置过程略。

4. 验证配置

# 查看Device A上所有聚合组的详细信息。

[DeviceA] display link-aggregation verbose

Loadsharing Type: Shar -- Loadsharing, NonS -- Non-Loadsharing

Port Status: S -- Selected, U -- Unselected, I -- Individual

Flags:  A -- LACP_Activity, B -- LACP_Timeout, C -- Aggregation,

        D -- Synchronization, E -- Collecting, F -- Distributing,

        G -- Defaulted, H -- Expired

 

Aggregate Interface: Route-Aggregation1

Aggregation Mode: Dynamic

Loadsharing Type: NonS

System ID: 0x8000, 000f-e267-6c6a

Local:

  Port             Status  Priority Oper-Key  Flag

--------------------------------------------------------------------------------

  GE2/0/1          S       32768    1         {ACDEF}

  GE2/0/2          S       32768    1         {ACDEF}

  GE2/0/3          S       32768    1         {ACDEF}

Remote:

  Actor            Partner Priority Oper-Key  SystemID               Flag

--------------------------------------------------------------------------------

  GE2/0/1          1       32768    1         0x8000, 000f-e267-57ad {ACDEF}

  GE2/0/2          2       32768    1         0x8000, 000f-e267-57ad {ACDEF}

  GE2/0/3          3       32768    1         0x8000, 000f-e267-57ad {ACDEF}

以上信息表明,聚合组1为非负载分担类型的三层动态聚合组,包含有三个选中端口。

1.8.3  三层聚合边缘接口配置举例

1. 组网需求

·     Device与服务器Server通过GigabitEthernet2/0/1、GigabitEthernet2/0/2相互连接。

·     在Device和Server上分别配置一个三层动态链路聚合组,并配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

·     在Device上配置三层动态链路聚合接口为聚合边缘接口,以便在服务器重启过程中聚合组成员端口都能正常转发报文。

2. 组网图

图1-6 三层聚合边缘接口配置组网图

 

3. 配置步骤

(1)     配置Device

# 创建三层聚合接口1,配置该接口为动态聚合模式,并为其配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

<Device> system-view

[Device] interface route-aggregation 1

[Device-Route-Aggregation1] link-aggregation mode dynamic

[Device-Route-Aggregation1] ip address 192.168.1.1 24

# 配置三层聚合接口1为聚合边缘接口。

[Device-Route-Aggregation1] lacp edge-port

[Device-Route-Aggregation1] quit

# 分别将端口GigabitEthernet2/0/1、GigabitEthernet2/0/2加入到聚合组1中。

[Device]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2/0/1

[Device-GigabitEthernet2/0/1] port link-aggregation group 1

[Device-GigabitEthernet2/0/1] quit

[Device]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2/0/2

[Device-GigabitEthernet2/0/2] port link-aggregation group 1

[Device-GigabitEthernet2/0/2] quit

(2)     配置Server

根据组网需求配置Server,具体配置过程略。

4. 验证配置

# 在Server重启过程中,查看Device上所有聚合组的详细信息。

[Device] display link-aggregation verbose

Loadsharing Type: Shar -- Loadsharing, NonS -- Non-Loadsharing

Port Status: S -- Selected, U -- Unselected, I -- Individual

Flags:  A -- LACP_Activity, B -- LACP_Timeout, C -- Aggregation,

        D -- Synchronization, E -- Collecting, F -- Distributing,

        G -- Defaulted, H -- Expired

 

Aggregate Interface: Route-Aggregation1

Aggregation Mode: Dynamic

Loadsharing Type: NonS

System ID: 0x8000, 000f-e267-6c6a

Local:

  Port             Status  Priority Oper-Key  Flag

--------------------------------------------------------------------------------

  GE2/0/1          I       32768    1         {AG}

  GE2/0/2          I       32768    1         {AG}

Remote:

  Actor            Partner Priority Oper-Key  SystemID               Flag

--------------------------------------------------------------------------------

  GE2/0/1          0       32768    0         0x8000, 0000-0000-0000 {DEF}

  GE2/0/2          0       32768    0         0x8000, 0000-0000-0000 {DEF}

以上信息表明,当Device未收到Server的LACP报文时,Device的聚合成员端口都工作在Individual状态,该状态下聚合成员端口可以作为普通物理口转发报文,以保证此时Server向Device发送的报文不被丢弃。

1.8.4  三层聚合负载分担配置举例

1. 组网需求

·     Device A与Device B通过各自的三层以太网接口GigabitEthernet2/0/1~GigabitEthernet2/0/4相互连接。

·     在Device A和Device B上分别配置两个三层静态链路聚合组,并为对应的三层聚合接口都配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

·     通过在聚合组1上按照源IP地址进行聚合负载分担、在聚合组2上按照目的IP地址进行聚合负载分担的方式,来实现数据流量在各成员端口间的负载分担。

2. 组网图

图1-7 三层聚合负载分担配置组网图

 

3. 配置步骤

(1)     配置Device A

# 创建三层聚合接口1,配置该接口对应的聚合组内按照源IP地址进行聚合负载分担,并为其配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

<DeviceA> system-view

[DeviceA] interface route-aggregation 1

[DeviceA-Route-Aggregation1] link-aggregation load-sharing mode source-ip

[DeviceA-Route-Aggregation1] ip address 192.168.1.1 24

[DeviceA-Route-Aggregation1] quit

# 分别将接口GigabitEthernet2/0/1和GigabitEthernet2/0/2加入到聚合组1中。

[DeviceA]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2/0/1

[DeviceA-GigabitEthernet2/0/1] port link-aggregation group 1

[DeviceA-GigabitEthernet2/0/1] quit

[DeviceA]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2/0/2

[DeviceA-GigabitEthernet2/0/2] port link-aggregation group 1

[DeviceA-GigabitEthernet2/0/2] quit

# 创建三层聚合接口2,配置该接口对应的聚合组内按照目的IP地址进行聚合负载分担,并为其配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

[DeviceA] interface route-aggregation 2

[DeviceA-Route-Aggregation2] link-aggregation load-sharing mode destination-ip

[DeviceA-Route-Aggregation2] ip address 192.168.2.1 24

[DeviceA-Route-Aggregation2] quit

# 分别将接口GigabitEthernet2/0/3和GigabitEthernet2/0/4加入到聚合组2中。

[DeviceA]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2/0/3

[DeviceA-GigabitEthernet2/0/3] port link-aggregation group 2

[DeviceA-GigabitEthernet2/0/3] quit

[DeviceA]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2/0/4

[DeviceA-GigabitEthernet2/0/4] port link-aggregation group 2

[DeviceA-GigabitEthernet2/0/4] quit

(2)     配置Device B

Device B的配置与Device A相似,配置过程略。

4. 验证配置

# 查看Device A上所有聚合组的详细信息。

[DeviceA] display link-aggregation verbose

Loadsharing Type: Shar -- Loadsharing, NonS -- Non-Loadsharing

Port Status: S -- Selected, U -- Unselected, I -- Individual

Flags:  A -- LACP_Activity, B -- LACP_Timeout, C -- Aggregation,

        D -- Synchronization, E -- Collecting, F -- Distributing,

        G -- Defaulted, H -- Expired

 

Aggregate Interface: Route-Aggregation1

Aggregation Mode: Static

Loadsharing Type: Shar

  Port             Status  Priority Oper-Key

--------------------------------------------------------------------------------

  GE2/0/1          S       32768    1

  GE2/0/2          S       32768    1

 

Aggregate Interface: Route-Aggregation2

Aggregation Mode: Static

Loadsharing Type: Shar

  Port             Status  Priority Oper-Key

--------------------------------------------------------------------------------

  GE2/0/3          S       32768    2

  GE2/0/4          S       32768    2

以上信息表明,聚合组1和聚合组2都是负载分担类型的三层静态聚合组,各包含有两个选中端口。

# 查看Device A上所有聚合接口所对应聚合组内采用的聚合负载分担类型。

[DeviceA] display link-aggregation load-sharing mode interface

Route-Aggregation1 Load-Sharing Mode:

source-ip address

 

Route-Aggregation2 Load-Sharing Mode:

destination-ip address

以上信息表明,三层聚合组1按照报文的源IP地址进行聚合负载分担,三层聚合组2按照报文的目的IP地址进行聚合负载分担。

不同款型规格的资料略有差异, 详细信息请向具体销售和400咨询。H3C保留在没有任何通知或提示的情况下对资料内容进行修改的权利!

新华三官网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