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域名解析配置
本章节下载: 04-域名解析配置 (461.47 KB)
目 录
域名系统(DNS,Domain Name System)是一种用于TCP/IP应用程序的分布式数据库,提供域名与IP地址之间的转换。通过域名系统,用户进行某些应用时,可以直接使用便于记忆的、有意义的域名,而由网络中的域名解析服务器将域名解析为正确的IP地址。
域名解析分为静态域名解析和动态域名解析,二者可以配合使用。在解析域名时,首先采用静态域名解析(查找静态域名解析表),如果静态域名解析不成功,再采用动态域名解析。由于动态域名解析可能会花费一定的时间,且需要域名服务器的配合,因而可以将一些常用的域名放入静态域名解析表中,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域名解析效率。
静态域名解析就是手工建立域名和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当用户使用域名进行某些应用(如telnet应用)时,系统查找静态域名解析表,从中获取指定域名对应的IP地址。
动态域名解析是通过对域名服务器的查询完成的。解析过程如下:
(1) 当用户使用域名进行某些应用时,用户程序首先向DNS客户端中的解析器发出请求。
(2) DNS客户端收到请求后,首先查询本地的域名缓存。如果存在已解析成功的映射项,就将域名对应的IP地址返回给用户程序;如果没有发现所要查找的映射项,就向域名服务器(DNS Server)发送查询请求。
(3) 域名服务器首先从自己的数据库中查找域名对应的IP地址。如果判断该域名不属于本域范围之内,就将请求交给上一级的域名解析服务器处理,直到完成解析,并将解析的结果返回给DNS客户端。
(4) DNS客户端收到域名服务器的响应报文后,将解析结果返回给应用程序。
用户程序、DNS客户端及域名服务器的关系如图1-1所示,其中解析器和缓存构成DNS客户端。用户程序、DNS客户端在同一台设备上,而DNS客户端和服务器一般分布在两台设备上。
动态域名解析支持缓存功能。每次动态解析成功的域名与IP地址的映射均存放在动态域名缓存区中,当下一次查询相同域名的时候,就可以直接从缓存区中读取,不用再向域名服务器进行请求。缓存区中的映射在一段时间后会被老化删除,以保证及时从域名服务器得到最新的内容。老化时间由域名服务器设置,DNS客户端从协议报文中获得老化时间。
动态域名解析支持域名后缀列表功能。用户可以预先设置一些域名后缀,在域名解析的时候,用户只需要输入域名的部分字段,系统会自动将输入的域名加上不同的后缀进行解析。举例说明,用户想查询域名aabbcc.com,那么可以先在后缀列表中配置com,然后输入aabbcc进行查询,系统会自动将输入的域名与后缀连接成aabbcc.com进行查询。
使用域名后缀的时候,根据用户输入域名方式的不同,查询方式分成以下几种情况:
l 如果用户输入的域名中没有“.”,比如aabbcc,系统认为这是一个主机名,会首先加上域名后缀进行查询,如果所有加后缀的域名查询都失败,将使用最初输入的域名(如aabbcc)进行查询。
l 如果用户输入的域名中间有“.”,比如www.aabbcc,系统直接用它进行查询,如果查询失败,再依次加上各个域名后缀进行查询。
l 如果用户输入的域名最后有“.”,比如aabbcc.com.,表示不需要进行域名后缀添加,系统直接用输入的域名进行查询,不论成功与否都直接返回。就是说,如果用户输入的字符中最后一个字符为“.”,就只根据用户输入的字符进行查找,而不会去匹配用户预先设置的域名后缀,因此最后这个“.”,也被称为查找终止符。带有查询终止符的域名,称为绝对域名或完全合格的域名FQDN(Full Qualified Domain Name)。
目前,设备支持静态域名解析和动态域名解析的客户端功能。
如果域名服务器上配置了域名的别名,设备可以通过别名来解析主机的IP地址。
配置静态域名解析就是配置将主机名与IPv4地址相对应。当使用Telnet等应用时,可以直接使用主机名,由系统解析为IPv4地址。
操作 |
命令 |
说明 |
进入系统视图 |
system-view |
- |
配置主机名和对应的IPv4地址 |
ip host hostname ip-address |
必选 缺省情况下,静态域名解析表中没有主机名及IPv4地址的对应关系 |
l 每个主机名只能对应一个IPv4地址,当对同一主机名进行多次配置时,最后配置的IPv4地址有效。
l 最多可配置50条IPv4静态域名解析信息。
如果用户需要使用动态域名解析功能,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使能动态域名解析功能,并配置域名服务器,这样才能将查询请求报文发送到正确的服务器进行解析。
用户还可以配置域名后缀,以便实现只输入域名的部分字段,而由系统自动加上预先设置的后缀进行解析。
操作 |
命令 |
说明 |
|
进入系统视图 |
system-view |
- |
|
开启动态域名解析功能 |
dns resolve |
必选 缺省情况下,动态域名解析功能处于关闭状态 |
|
配置域名服务器的IPv4地址 |
系统视图下 |
dns server ip-address |
必选 缺省情况下,没有配置域名服务器的IPv4地址 |
接口视图下 |
interface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 |
||
dns server ip-address |
|||
quit |
|||
配置域名后缀 |
dns domain domain-name |
可选 缺省情况下,没有配置域名后缀,即只根据用户输入的域名信息进行解析 |
l 包括IPv6域名服务器在内,系统视图下最多可配置6个域名服务器;所有接口下配置的域名服务器总数不能超过6。
l DNS server的优先级顺序为:系统视图下配置的DNS server优先级高于接口视图下配置的DNS server;在同一视图下先配置的DNS server优先级高于后配置的DNS server;设备上手工配置的DNS server优先级高于通过DHCP等方式动态获取的DNS server。设备首先向优先级最高的DNS server发送查询请求,失败后再依次向其他DNS server发送查询请求。
l 设备上最多可以配置10个域名后缀。
在完成上述配置后,在任意视图下执行display命令可以显示IPv4域名解析配置后的运行情况,通过查看显示信息验证配置的效果。
在用户视图下,执行reset命令可以清除动态域名缓存信息。
操作 |
命令 |
显示IPv4静态域名解析表 |
display ip host [ | { begin | exclude | include } regular-expression ] |
显示IPv4域名服务器信息 |
display dns server [ dynamic ] [ | { begin | exclude | include } regular-expression ] |
显示域名后缀列表信息 |
display dns domain [ dynamic ] [ | { begin | exclude | include } regular-expression ] |
显示IPv4动态域名缓存信息 |
display dns host ip [ | { begin | exclude | include } regular-expression ] |
清除IPv4动态域名缓存信息 |
reset dns host ip |
为了避免记忆复杂的IP地址,Device希望通过便于记忆的主机名访问某一主机。在Device上手工配置IP地址对应的主机名,利用静态域名解析功能,就可以实现通过主机名访问该主机。
在本例中,Device访问的主机IP地址为10.1.1.2,主机名为host.com。
图1-2 静态域名解析配置组网图
# 配置主机名host.com对应的IP地址为10.1.1.2。
<Sysname> system-view
[Sysname] ip host host.com 10.1.1.2
# 执行ping host.com命令,Device通过静态域名解析可以解析到host.com对应的IP地址为10.1.1.2。
[Sysname] ping host.com
PING host.com (10.1.1.2):
56 data bytes, press CTRL_C to break
Reply from 10.1.1.2: bytes=56 Sequence=1 ttl=128 time=1 ms
Reply from 10.1.1.2: bytes=56 Sequence=2 ttl=128 time=4 ms
Reply from 10.1.1.2: bytes=56 Sequence=3 ttl=128 time=3 ms
Reply from 10.1.1.2: bytes=56 Sequence=4 ttl=128 time=2 ms
Reply from 10.1.1.2: bytes=56 Sequence=5 ttl=128 time=3 ms
--- host.com ping statistics ---
5 packet(s) transmitted
5 packet(s) received
0.00% packet loss
round-trip min/avg/max = 1/2/4 ms
为了避免记忆复杂的IP地址,Device希望通过便于记忆的域名访问某一主机。如果网络中存在域名服务器,则可以利用动态域名解析功能,实现通过域名访问主机。
在本例中:
l 域名服务器的IP地址是2.1.1.2/16,域名服务器上存在com域,且com域中包含域名“host”和IP地址2.1.1.1/16的对应关系。
l Device作为DNS客户端,使用动态域名解析功能,将域名解析为IP地址。
l Device上配置域名后缀com,以便简化访问主机时输入的域名,例如通过输入host即可访问域名为host.com、IP地址为2.1.1.1/16的主机Host。
l 在开始下面的配置之前,设备和主机都已经配置完毕,接口IP地址如图1-3所示。
l 不同域名服务器的配置方法不同,下面仅以Windows Server 2000为例,说明域名服务器的配置方法。
(1) 配置域名服务器
# 进入域名服务器配置界面。
在开始菜单中,选择[程序/管理工具/DNS]。
# 创建区域com。
如图1-4所示,右键点击[正向查找区域],选择[新建区域],按照提示创建新的区域com。
# 添加域名和IP地址的映射。
如图1-5所示,右键点击区域com。
选择[新建主机],弹出如图1-6的对话框。按照图1-6输入域名host和IP地址3.1.1.1。
图1-6 添加域名和IP地址的映射
(2) 配置DNS客户端Device
# 开启动态域名解析功能。
<Sysname> system-view
[Sysname] dns resolve
# 配置域名服务器的IP地址为2.1.1.2。
[Sysname] dns server 2.1.1.2
# 配置域名后缀com。
[Sysname] dns domain com
(3) 验证配置结果
# 在设备上执行ping host命令,可以ping通主机,且对应的目的地址为2.1.1.1。
[Sysname] ping host
Trying DNS resolve, press CTRL_C to break
Trying DNS server (2.1.1.2)
PING host.com (2.1.1.1):
56 data bytes, press CTRL_C to break
Reply from 2.1.1.1: bytes=56 Sequence=1 ttl=126 time=3 ms
Reply from 2.1.1.1: bytes=56 Sequence=2 ttl=126 time=1 ms
Reply from 2.1.1.1: bytes=56 Sequence=3 ttl=126 time=1 ms
Reply from 2.1.1.1: bytes=56 Sequence=4 ttl=126 time=1 ms
Reply from 2.1.1.1: bytes=56 Sequence=5 ttl=126 time=1 ms
--- host.com ping statistics ---
5 packet(s) transmitted
5 packet(s) received
0.00% packet loss
round-trip min/avg/max = 1/1/3 ms
配置了动态域名解析,但不能根据域名解析到正确的IP地址。
DNS客户端需要和域名服务器配合使用,才能根据域名解析到正确的IP地址。
l 执行命令display dns host ip,检查动态域名缓存信息是否存在指定域名。
l 如果不存在要解析的域名,检查DNS客户端是否和域名服务器通信正常,域名服务器是否工作正常,动态域名解析功能是否已经开启。
l 如果存在要解析的域名,但地址不对,则检查DNS客户端所配置的域名服务器的IP地址是否正确。
l 检查域名服务器所设置的域名和地址映射表是否正确。
IPv6网络中,DNS客户端通过IPv6域名解析功能实现域名与IPv6地址的转换。IPv6 DNS与IPv4 DNS相同,分为静态域名解析和动态域名解析。两种域名解析的作用和实现方式也与IPv4 DNS相同。具体描述请参见“1 IPv4域名解析配置”。IPv6 DNS与IPv4 DNS的区别仅在于IPv6 DNS将域名转换为IPv6地址,而非IPv4地址。
配置静态域名解析就是配置将主机名与IPv6地址相对应。当使用Telnet等应用时,可以直接使用主机名,由系统解析为IPv6地址。
表2-1 配置静态域名解析
操作 |
命令 |
说明 |
进入系统视图 |
system-view |
- |
配置主机名和对应的IPv6地址 |
ipv6 host hostname ipv6-address |
必选 缺省情况下,静态域名解析表中没有主机名及IPv6地址的对应关系 |
l 每个主机名只能对应一个IPv6地址,当对同一主机名进行多次配置时,最后配置的IPv6地址有效。
l 最多可配置50条IPv6静态域名解析信息。
如果用户需要使用动态域名解析功能,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使能动态域名解析功能,并配置域名服务器,这样才能将查询请求报文发送到正确的服务器进行解析。
用户还可以配置域名后缀,以便实现只输入域名的部分字段,而由系统自动加上预先设置的后缀进行解析。
表2-2 配置动态域名解析
操作 |
命令 |
说明 |
进入系统视图 |
system-view |
- |
使能动态域名解析功能 |
dns resolve |
必选 缺省情况下,动态域名解析功能处于关闭状态 |
配置域名服务器的IPv6地址 |
dns server ipv6 ipv6-address [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 ] |
必选 缺省情况下,没有配置域名服务器的IPv6地址 当域名服务器的IPv6地址为链路本地地址时,需要指定参数interface-type和interface-number |
配置域名后缀 |
dns domain domain-name |
必选 缺省情况下,没有配置域名后缀,即只根据用户输入的域名信息进行解析 |
l dns resolve和dns domain命令与IPv4 DNS的命令相同。
l 包括IPv4域名服务器在内,设备上最多可配置6个域名服务器。
l 设备上最多可以配置10个域名后缀。
在完成上述配置后,在任意视图下执行display命令可以显示IPv6域名解析配置后的运行情况,通过查看显示信息验证配置的效果。
在用户视图下,执行reset命令可以清除动态域名缓存信息。
表2-3 域名解析显示和维护
操作 |
命令 |
显示IPv6静态域名解析表 |
display ipv6 host [ | { begin | exclude | include } regular-expression ] |
显示IPv6域名服务器信息 |
display dns ipv6 server [ dynamic ] [ | { begin | exclude | include } regular-expression ] |
显示域名后缀列表信息 |
display dns domain [ dynamic ] [ | { begin | exclude | include } regular-expression ] |
显示IPv6动态域名缓存信息 |
display dns host ipv6 [ | { begin | exclude | include } regular-expression ] |
清除IPv6动态域名缓存信息 |
reset dns host ipv6 |
为了避免记忆复杂的IPv6地址,Device希望通过便于记忆的主机名访问某一主机。在Device上手工配置IPv6地址对应的主机名,利用静态域名解析功能,就可以实现通过主机名访问该主机。
在本例中,Device访问的主机IPv6地址为1::2,主机名为host.com。
图2-1 静态域名解析配置组网图
# 配置主机名host.com对应的IPv6地址为1::2。
<Device> system-view
[Device] ipv6 host host.com 1::2
# 使能IPv6报文转发功能。
[Device] ipv6
# 执行ping ipv6 host.com命令,Device通过静态域名解析可以解析到host.com对应的IPv6地址为1::2。
[Device] ping ipv6 host.com
PING host.com (1::2):
56 data bytes, press CTRL_C to break
Reply from 1::2
bytes=56 Sequence=1 hop limit=128 time = 3 ms
Reply from 1::2
bytes=56 Sequence=2 hop limit=128 time = 1 ms
Reply from 1::2
bytes=56 Sequence=3 hop limit=128 time = 1 ms
Reply from 1::2
bytes=56 Sequence=4 hop limit=128 time = 2 ms
Reply from 1::2
bytes=56 Sequence=5 hop limit=128 time = 2 ms
--- host.com ping statistics ---
5 packet(s) transmitted
5 packet(s) received
0.00% packet loss
round-trip min/avg/max = 1/1/3 ms
为了避免记忆复杂的IPv6地址,Device希望通过便于记忆的域名访问某一主机。如果网络中存在域名服务器,则可以利用动态域名解析功能,实现通过域名访问主机。
在本例中:
l 域名服务器的IPv6地址是2::2/64,域名服务器上存在com域,且com域中包含域名“host”和IPv6地址2::1/64的对应关系。
l Device作为DNS客户端,使用动态域名解析功能,将域名解析为IP地址。
l Device上配置域名后缀com,以便简化访问主机时输入的域名,例如通过输入host即可访问域名为host.com、IPv6地址为2::1/64的主机Host。
l 在开始下面的配置之前,设备和主机都已经配置完毕,接口IPv6地址如图2-2所示。
l 不同域名服务器的配置方法不同,下面仅以Windows Server 2003为例,说明域名服务器的配置方法。配置之前,需确保DNS服务器支持IPv6 DNS功能,以便处理IPv6域名解析报文;且DNS服务器的接口可以转发IPv6报文。
(1) 配置域名服务器
# 进入域名服务器配置界面。
在开始菜单中,选择[程序/管理工具/DNS]。
# 创建区域com。
如图2-3所示,右键点击[正向查找区域],选择[新建区域],按照提示创建新的区域com。
# 添加域名和IPv6地址的映射。
如图2-4所示,右键点击区域com。
选择[其他新记录],弹出如图2-5的对话框,选择资源记录类型为“IPv6主机(AAAA)”。
按照图2-6输入域名host和IPv6地址2::1。点击<确定>按钮,添加域名和IPv6地址的映射。
图2-6 添加域名和IPv6地址的映射
(2) 配置DNS客户端Device
# 开启动态域名解析功能。
<Device> system-view
[Device] dns resolve
# 配置域名服务器的IPv6地址为2::2。
[Device] dns server ipv6 2::2
# 配置域名后缀com。
[Device] dns domain com
(3) 验证配置结果
# 在设备上执行ping ipv6 host命令,可以ping通主机,且对应的目的地址为2::1。
[Device] ping ipv6 host
Trying DNS resolve, press CTRL_C to break
Trying DNS server (2::2)
PING host.com (2::1):
56 data bytes, press CTRL_C to break
Reply from 2::1
bytes=56 Sequence=1 hop limit=126 time = 2 ms
Reply from 2::1
bytes=56 Sequence=2 hop limit=126 time = 1 ms
Reply from 2::1
bytes=56 Sequence=3 hop limit=126 time = 1 ms
Reply from 2::1
bytes=56 Sequence=4 hop limit=126 time = 1 ms
Reply from 2::1
bytes=56 Sequence=5 hop limit=126 time = 1 ms
--- host.com ping statistics ---
5 packet(s) transmitted
5 packet(s) received
0.00% packet loss
round-trip min/avg/max = 1/1/2 ms
不同款型规格的资料略有差异, 详细信息请向具体销售和400咨询。H3C保留在没有任何通知或提示的情况下对资料内容进行修改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