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与解决方案
  • 行业解决方案
  • 服务
  • 支持
  • 合作伙伴
  • 新华三人才研学中心
  • 关于我们

10-网络管理和监控配置指导

目录

01-系统维护与调试配置

本章节下载 01-系统维护与调试配置  (199.3 KB)

01-系统维护与调试配置


1 系统维护与调试

在日常的系统维护中,用户可以使用ping命令和tracert命令来检查当前网络的连接情况;在日常的系统调试中,用户可以使用debug命令来打开调试信息开关,通过调试信息来诊断系统故障。

1.1  Ping功能

1.1.1  Ping功能简介

通过使用ping命令,用户可以检查指定地址的设备是否可达,测试网络连接是否出现故障。

Ping功能是基于ICMP协议来实现的:源端向目的端发送ICMP回显请求(ECHO-REQUEST)报文后,根据是否收到目的端的ICMP回显应答(ECHO-REPLY)报文来判断目的端是否可达,对于可达的目的端,再根据发送报文个数、接收到响应报文个数来判断链路的质量,根据ping报文的往返时间来判断源端与目的端之间的“距离”。

1.1.2  Ping配置

表1-1 Ping配置

操作

命令

说明

检查IP网络中的指定地址是否可达

ping [ ip ] [ -a source-ip | -c count | -f | -h ttl | -i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 | -m interval | -n | -p pad | -q | -r | -s packet-size | -t timeout | -tos tos | -v | -vpn-instance vpn-instance-name ] * host

两者必选其一

l      ping命令用于IPv4网络环境

l      ping ipv6命令用于IPv6网络环境

两条命令均可在任意视图下执行

仅S5500-EI系列交换机支持vpn-instance参数

ping ipv6 [ -a source-ipv6 | -c count | -m interval | -s packet-size | -t timeout | -vpn-instance vpn-instance-name ] * host [ -i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 ]

 

如果网络传输速度较慢,用户在配置ping命令的超时时间参数-t时,可以适当增大超时时间。

 

1.1.3  Ping配置举例

1. 组网需求

检查Device A与Device C之间是否路由可达,如果路由可达,需要了解Device A到Device C的路由细节。

2. 组网图

图1-1 Ping应用组网图

 

3. 配置步骤

# 使用ping命令查看Device A和Device C之间路由是否可达。

<DeviceA> ping 1.1.2.2

  PING 1.1.2.2: 56  data bytes, press CTRL_C to break

    Reply from 1.1.2.2: bytes=56 Sequence=1 ttl=254 time=205 ms

    Reply from 1.1.2.2: bytes=56 Sequence=2 ttl=254 time=1 ms

    Reply from 1.1.2.2: bytes=56 Sequence=3 ttl=254 time=1 ms

    Reply from 1.1.2.2: bytes=56 Sequence=4 ttl=254 time=1 ms

    Reply from 1.1.2.2: bytes=56 Sequence=5 ttl=254 time=1 ms

 

  --- 1.1.2.2 ping statistics ---

    5 packet(s) transmitted

    5 packet(s) received

    0.00% packet loss

    round-trip min/avg/max = 1/41/205 ms

# 了解Device A到Device C的路由细节。

<DeviceA> ping -r 1.1.2.2

  PING 1.1.2.2: 56  data bytes, press CTRL_C to break

    Reply from 1.1.2.2: bytes=56 Sequence=1 ttl=254 time=53 ms

      Record Route:

         1.1.2.1

         1.1.2.2

         1.1.1.2

         1.1.1.1

    Reply from 1.1.2.2: bytes=56 Sequence=2 ttl=254 time=1 ms

      Record Route:

         1.1.2.1

         1.1.2.2

         1.1.1.2

         1.1.1.1

    Reply from 1.1.2.2: bytes=56 Sequence=3 ttl=254 time=1 ms

      Record Route:

         1.1.2.1

         1.1.2.2

         1.1.1.2

         1.1.1.1

    Reply from 1.1.2.2: bytes=56 Sequence=4 ttl=254 time=1 ms

      Record Route:

         1.1.2.1

         1.1.2.2

         1.1.1.2

         1.1.1.1

    Reply from 1.1.2.2: bytes=56 Sequence=5 ttl=254 time=1 ms

      Record Route:

         1.1.2.1

         1.1.2.2

         1.1.1.2

         1.1.1.1

  --- 1.1.2.2 ping statistics ---

    5 packet(s) transmitted

    5 packet(s) received

    0.00% packet loss

    round-trip min/avg/max = 1/11/53 ms

ping -r的原理如图1-1所示:

(1)        源端(Device A)发送RR选项(ICMP报文中的一个字段)为空的ICMP回显请求给目的端(Device C)。

(2)        中间设备(Device B)将自己出接口的IP地址(1.1.2.1)添加到ICMP回显请求报文的RR选项中,并转发该报文。

(3)        目的端收到请求报文后,发送ICMP回显响应报文,响应报文会拷贝请求报文的RR选项,并将自己出接口的IP地址(1.1.2.2)添加到RR选项中。

(4)        中间设备(Device B)将自己出接口的IP地址(1.1.1.2)添加到RR选项中,并转发该报文。

(5)        源端收到ICMP回显响应报文,将自己入接口的IP地址(1.1.1.1)添加到RR选项中。最后得到,Device A到Device C具体路由为1.1.1.1 <-> {1.1.1.2; 1.1.2.1} <-> 1.1.2.2。

1.2  Tracert功能

1.2.1  Tracert功能简介

通过使用tracert命令,用户可以查看IP报文从源端到达目的端所经过的三层设备,从而检查网络连接是否可用。当网络出现故障时,用户可以使用该命令分析出现故障的网络节点。

图1-2 Tracert原理示意图

 

Tracert功能也是基于ICMP协议来实现的,如图1-2所示,Tracert功能的原理为:

(1)        源端(Device A)向目的端(Device D)发送一个IP数据报文,TTL值为1,报文的UDP端口号是目的端的任何一个应用程序都不可能使用的端口号;

(2)        第一跳(Device B)(即该报文所到达的第一个三层设备)回应一个TTL超时的ICMP错误信息(该报文中含有第一跳的IP地址1.1.1.2),这样源端就得到了第一个三层设备的地址(1.1.1.2);

(3)        源端重新向目的端发送一个IP数据报文,TTL值为2;

(4)        第二跳(Device C)回应一个TTL超时的ICMP错误信息,这样源端就得到了第二个三层设备的地址(1.1.2.2);

(5)        以上过程不断进行,直到该报文到达目的端,因目的端没有应用程序使用该UDP端口,目的端返回一个端口不可达的ICMP错误消息(携带了目的端的IP地址1.1.3.2)。

(6)        当源端收到这个端口不可达的ICMP错误消息后,就知道报文已经到达了目的端,从而得到数据报文从源端到目的端所经历的路径(1.1.1.2;1.1.2.2;1.1.3.2)。

1.2.2  Tracert配置

1. 配置准备

IPv4网络环境:

l              需要在中间设备(源端与目的端之间的设备)上开启ICMP超时报文发送功能。如果中间设备是H3C设备,需要在设备上执行ip ttl-expires enable命令(该命令的详细介绍请参见“三层技术-IP业务命令参考”中的“IP性能优化”)。

l              需要在目的端开启ICMP目的不可达报文发送功能。如果目的端是H3C设备,需要在设备上执行ip unreachables enable命令(该命令的详细介绍请参见“三层技术-IP业务命令参考”中的“IP性能优化”)。

IPv6网络环境:

l              需要在中间设备(源端与目的端之间的设备)上开启设备的ICMPv6超时报文的发送功能。如果中间设备是H3C设备,需要在设备上执行ipv6 hoplimit-expires enable命令(该命令的详细介绍请参见“三层技术-IP业务命令参考”中的“IPv6基础”)。

l              需要在目的端开启设备的ICMPv6目的不可达报文的发送功能。如果目的端是H3C设备,需要在设备上执行ipv6 unreachables enable命令(该命令的详细介绍请参见“三层技术-IP业务命令参考”中的“IPv6基础”)。

2. Tracert配置

表1-2 Tracert配置

操作

命令

说明

查看源端到目的端的路由

tracert [ -a source-ip | -f first-ttl | -m max-ttl | -p port | -q packet-number | -vpn-instance vpn-instance-name | -w timeout ] * host

两者必选其一

l      tracert命令用于IPv4网络环境

l      tracert ipv6命令用于IPv6网络环境

两条命令均可在任意视图下执行

仅S5500-EI系列交换机支持vpn-instance参数

tracert ipv6 [ -f first-ttl | -m max-ttl | -p port | -q packet-number | -vpn-instance vpn-instance-name | -w timeout ] * host

 

1.3  系统调试功能

1.3.1  系统调试功能简介

设备提供了种类丰富的调试功能,对于设备所支持的绝大部分协议和功能,系统都提供了相应的调试信息,帮助用户对错误进行诊断和定位。

调试信息的输出可以由两个开关控制:

l              协议调试开关,控制是否生成某协议的调试信息。

l              屏幕输出开关,控制是否在某个用户屏幕上显示调试信息。

图1-3所示:假设设备可以为1、2、3三个模块提供调试信息,用户只有将两个开关都打开,调试信息才会在终端显示出来。

图1-3 系统调试开关关系图

 

1.3.2  系统调试配置

因为调试信息的生成、输出会影响系统的运行效率,所以,本功能一般在维护人员进行网络故障诊断时使用。调试结束后,请及时关闭相应的调试开关,或者使用undo debugging all命令,关闭所有模块的调试开关。

调试信息的输出与各协议/功能模块的debugging命令以及信息中心的配置有关。在访问终端(包括Console控制台和VTY访问终端)上显示是最常用的调试信息输出方式,用户还可以将调试信息发送到别的输出方向,具体配置请参见“网络管理和监控配置指导”中的“信息中心”。缺省情况下,使用以下配置步骤,可以将调试信息输出到访问终端。

表1-3 系统调试操作

操作

命令

说明

开启终端对系统信息的监视功能

terminal monitor

可选

缺省情况下,控制台的监视功能处于开启状态,监视终端的监视功能处于关闭状态

该操作在用户视图下执行

开启终端对调试信息的显示功能

terminal debugging

必选

缺省情况下,控制台对调试信息的显示功能处于关闭状态

该操作在用户视图下执行

打开系统中指定模块的调试开关

debugging module-name [ option ]

必选

缺省情况下,所有功能项的调试开关均处于关闭状态

该操作在用户视图下执行

显示系统中已经打开的调试开关

display debugging [ interface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 ] [ module-name ] [ | { begin | exclude | include } regular-expression ]

可选

该操作在任意视图下执行

 

只有同时配置了debuggingterminal debuggingterminal monitor命令,才能在终端显示调试信息的具体内容。terminal debuggingterminal monitor命令的详细介绍请参见“网络管理和监控命令参考”中的“信息中心”。

 

1.4  Ping和Tracert配置举例

1. 组网需求

Device A使用Telnet登录Device C失败,现需要确认Device A与Device C之间是否路由可达,如果路由不可达,需要确定故障的网络节点。

2. 组网图

图1-4 Ping和Tracert应用组网图

 

3. 配置步骤

# 使用ping命令查看Device A和Device C之间路由是否可达。

<DeviceA> ping 1.1.2.2

  PING 1.1.2.2: 56  data bytes, press CTRL_C to break

    Request time out

    Request time out

    Request time out

    Request time out

    Request time out

 

  --- 1.1.2.2 ping statistics ---

    5 packet(s) transmitted

    0 packet(s) received

    100.00% packet loss

# 路由不可达,使用tracert命令确定故障的网络节点。

<DeviceA> system-view

[DeviceA] ip ttl-expires enable

[DeviceA] ip unreachables enable

[DeviceA] tracert 1.1.2.2

 traceroute to 1.1.2.2(1.1.2.2) 30 hops max,40 bytes packet, press CTRL_C to bre

ak

 1  1.1.1.2 14 ms 10 ms 20 ms

 2  * * *

 3  * * *

 4  * * *

 5

<DeviceA>

从上面结果可以看出,Device A和Device C之间路由不可达,Device A和Device B之间路由可达,Device B和Device C之间的连接出了问题。此时可以在Device A和Device C上使用debugging ip icmp命令打开ICMP报文的调试开关,查看设备有没有收发指定的ICMP报文。或者使用display ip routing-table查看有没有到对端的路由。

不同款型规格的资料略有差异, 详细信息请向具体销售和400咨询。H3C保留在没有任何通知或提示的情况下对资料内容进行修改的权利!

新华三官网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