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原理:UIS支持将SSD配置为缓存盘,数据被写到SSD即返回成功,然后在后台将数据同步到数据盘。此模式对于写IO往往有明显加速效果。
容量规划:可以为每个硬盘配置相应的缓存容量,大小至少50G。
|
推荐配置如下:
推荐1块SATA SSD为5块SATA HDD加速来计算。
推荐1块SATA SSD为4块SAS HDD加速来计算。
推荐1块NVME SSD为10块SATA HDD加速来计算。
推荐1块NVME SSD为8块SAS HDD加速来计算。
NVME SSD不同型号差异较大,建议选择性能20万IOPS以上的型号NVME SSD,其性能优于SATA SSD的闪存加速场景。例如:某台服务器上,SATA SSD硬盘的个数只有1个,而HDD硬盘的个数有25个,此时不建议开启缓存加速,否则可能会降低系统性能。
元数据就是存储系统内部用来管理用户数据的数据。由于这部分数据会经常读写,所以对性能要求较高,建议将其部署到单独的SSD上。
存储节点必配,每台服务器建议至少配4块硬盘,在数据库场景,硬盘数量与性能成线性正比关系。
单块硬盘做RAID 0,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使用UIS 2000 G3系列一体机,数据盘可以不配置RAID 0。
建议转速在10K以上。
建议在集群内使用相同类型的硬盘。
建议使用相同接口类型(SAS/SATA)、相同转速、相同容量的硬盘。
支持盘符为sd/df/nvme/fct/fio/hio开头的HDD、SSD做数据盘。SSD做数据盘时,禁止使用读密集型的SSD,如:英特尔的S3500系列。
原则上各物理服务器的数据盘个数要保持一致,若不一致,建议各物理服务器的数据盘数量差异((最大硬盘数-最小硬盘数)/最大硬盘数)不超过20%。
为保证数据安全,建议使用3副本,若某数据库场景对性能有特别高要求,可选择2副本。
ONEStor使用副本机制(2~N副本)来保障数据的可靠性。如果使用N副本,则可用容量是裸容量的N分之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