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user
项目简介
• 简述:紫光股份智能工厂全面应用新华三自有产品方案和最新技术,从0到1打造ICT行业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最高的灯塔工厂。
• 成效:成功上榜2021年浙江省“未来工厂”试点企业名单,列为浙江省“数字经济龙头项目”, 浙江省最大的5G“专享型”行业专网商用落地项目。智能工厂产线自动化率达到88%,人员同比减少80.2%,订单交付周期缩短65%,年度减少CO2 排放990吨。
业务挑战
• 传统制造挑战巨大,生产流程缺乏标准化和统一规划,难以量化。
• 生产过程缺乏数字化支持,低质量高成本。
• 人员培训和管理效率较低,难以规范标准。
• 需尝试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建立全链条、高效协同、全生命周期的服务性制造模式。
解决方案
1、精益
• 设计精益化:设计立库打破楼层限制,储位最大化;利用U型线体和穿层物流,提高周转效率。
• 仓储物流精益化:立库→多穿库→环形库→AGV物料按需精准配送,物流自动化运作效率成倍提升。
• 生产精益化:行业首创全自动服务器主板组装线,实现从SMT单板生产→单板组装测试→整机装配测试→包装的自动化生产,自动化率88%,达到业界领先水平。
2、智能
• 智能计划调度:采购需求快速传递,按需送货;实现物料和供应商动态管理。
• 智能生产管理:产品工艺设计创新 单板加工无人化;数字化生产管理,生产数据全程追溯。
• 智能物流管理:现场高效精准执行,基于数据的实时分析;拉动式生产,储备最小化,人、机、物、法的有机融合。
• 智能质量管理:全过程质量数据精准实时获取,降低运作成本;质量数据多维度智能分析,提前消除质量隐患。
3、柔性
灵活定制:灵活定制化生产模式,快速无感换线。定制化生产情况下,支持每天换线40次以上,换线效果提升7-12倍。
4、物联
• 运营支撑:通过紫光工业物联网平台(IoT)对全厂生产物流设备的连接和数据采集,实现设备的可视化和统一化管理。
• 智能服务:通过对设备数据监测和分析可实现设备的异常主动预警、预防性维护等智能化应用,使设备稼动率提升15%以上。
• 数据融合:通过工业大数据平台融合设备状态数据、制造/使用过程数据、质量检测数据、能源利用数据。
• 设备互联:利用5G、AI等新技术,实现设备和轨道的智能化调度与控制,满足产线的柔性化和定制化业务需求。
5、绿色
• 能源输入多元化:分布式光伏、储能以及控制系统,实现多能源互补协同。
• 建立碳计量复合体系:建立紫光股份智能工厂碳排放监测体系,碳家底及碳足迹盘查。
• 源- 荷- 储联动协同:源侧、负荷侧弹性协同,策略优化 节能减排。
• 碳数据服务能力:紫光股份智能工厂碳数据治理,双碳路径推演与规划。
6、5G与AI技术应用
• 5G+AI质检创新应用:通过运用AI算法、AI深度学习和模型训练,自动AOI光学检测,提升良品率,制造直通率达96%;通过图像标注→AI算法模型训练并优化→算法下发精准检测的路径,解决传统工厂质检过于依赖人力的问题,也为产品检验精确度提供保证。
• 5G+AGV仓储管理自动化:全自动化无人化仓储系统,由22000个储位+9台高速堆垛机,以及WMS仓库管理系统组成,搭配AGV物料小车自动出入发货成品及物料周转,每天最大吞吐量可达5000托以上。
智能工厂应用架构图
应用价值
针对目前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能力普遍不高,抵御外部风险能力较弱等问题,新华三深度融合自身产品和解决方案以及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5G等新兴技术,在战略规划、管理运营、模式创新、信息网络平台建设、一站式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全面布局,打造全新的紫光股份智能工厂。通过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建立生产、制造、仓储、物流、销售、服务为一体的全链条、高效协同的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型制造模式,实现企业生产的数字化、集成化、平台化,树立ICT行业智能制造新标杆。
行业借鉴
紫光股份智能工厂将建设为国内“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的典范,项目涉及的所有解决方案均由紫光集团及旗下公司提供,为国家“中国制造2025”战略提供可复制的应用实践。利用研发、制造、管理等方面梳理出多种共性化技术打造智能工厂解决方案,将智能制造与数字化技术深度融合,推动了ICT行业在智能制造方面的创新。